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火烧 2022-11-01 09:55:32 1081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存在诸葛瑾、 、诸葛诞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等四位同姓异国兄弟。总体而言,两大兄弟集团的关系是先精诚
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存在诸葛瑾、 、诸葛诞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等四位同姓异国兄弟。总体而言,两大兄弟集团的关系是先精诚合作,后貌合神离;瑾与亮的关系则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隆中对」是战略中的战术>   在「隆中对」中阐述的战略主要分两步:一是先取刘表的荆襄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横跨荆、益,形成三足鼎立;二是待天下有变,联吴抗曹,从荆州和秦川同时进兵北伐中原。但最后为什么没能实现呢?一是 压根儿就没想让 兄弟完全实施;二是诸葛兄弟也没有预料到会有高人半路杀出。>  实际上,「隆中对」是诸葛亮战略中的战术,他无非是想以表面的「赤诚」和「智慧」先赢得 的信任,再借他的力量为自己打天下。诸葛亮早就料到 不会直接取荆州,必定从曹操手中反夺荆州和天下。所以,当刘备不采纳他的意见时,他顺势将第一步战略做了调整:首先放任曹操占领荆襄,再联吴抗曹,最后与东吴公平竞争,拿下荆州。调整后不但迎合了刘备的「新儒家」思维,还将他和刘备从「双死」盘成了「双活」。如果照搬原定的方案,就不会有赤壁之战,不会有三足鼎立。>刘备>  兄弟暗中联手>  由于第一步改良型战略对刘备和诸葛亮都有利,所以不仅刘、关、张三人密切合作,诸葛兄弟也竭尽全力。孙、刘联合就得益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隐性合作,且看他们是如何暗中相助的。>  周瑜荐鲁肃,鲁肃荐诸葛瑾,但实际上诸葛瑾无论智谋还是权谋都高于鲁肃,赤壁之战吸引了天下所有的谋士,诸葛瑾为何单单要坐壁上观,是为了回避诸葛亮吗?不是,他没闲著。试想,鲁肃乃一「凡品」,他是怎么想到捐弃世仇新怨为刘表吊丧,并借机联合刘备的?而诸葛亮远在荆州,又是如何精准预测他这一次意外行踪的?毫无疑问是诸葛瑾私通情报。鲁肃由于有自己的野心,也就很愿意来回调停于孙权、周瑜和诸葛亮之间。诸葛亮相信哥哥对鲁肃的操控能力,所以明明厕身于周瑜的刀光剑影之下,还敢对刘备说:「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鲁肃死后,诸葛瑾果然顶替鲁肃,从幕后走到了幕前。此间微妙,稍加意会,即可言传。>  第二步战略>  诸葛瑾能操纵鲁肃,却操纵不了孙权,鲁肃死后没有人帮助他左右孙权的意志了。虽然诸葛瑾是讨回荆州的首功之臣,但孙权却偏偏委派新人陆逊担任镇西将军、荆州牧。诸葛瑾竹篮打水一场空,没能得到荆州兵权,与诸葛亮在秦川形成伐魏的犄角之势。这就是说,诸葛亮第二步战略的本意是想以自家兄弟取代刘备兄弟完成两路伐魏。>  由于在第二步战略上诸葛兄弟与刘备兄弟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诸葛亮要舍弃战略要地荆州,并搭上关羽,这样,不仅破掉了刘备兄弟,还成全了自家兄弟。如果诸葛亮真心帮助刘备,他就不会让关羽一人长期而对两方虎狼。况且他后来也明知关羽与孙权的关系闹僵,出现了与「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字方针不相符的变化,随时可能导致他所说的「荆州危矣」的局面。>  然而在危急关头,诸葛亮既没有按照第二步战略设想去秦川牵制曹魏,也没有派人去支援关羽,只安坐在西蜀评选五虎大将、封官赐禄。原来,他正在与诸葛瑾悄然实施对关羽东恩两惠的两面夹击:一个告诫关羽千万要「东和孙权」;另一个则在暗地里挑拨关羽和孙权的关系。当初嘱咐关羽千万不要想着「分兵拒之」的诸葛亮,后来却要刘备放心,说关羽定能威震华夏。而另一位慇勤帮助关羽招婿东和的诸葛瑾却在孙权杀关羽时不见了踪影。可见诸葛兄弟的迷魂阵并非没有破绽!>  所以,诸葛亮之所以敢于孤身进入江东舌战群儒,完全得益于兄弟的悉心关照。可惜的是,诸葛瑾遇到了后生可畏的陆逊,所以,统一天下还需要更加宏伟的战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