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软集团待遇怎么样 东软集团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6-11 09:47:15 1047
东软集团详细资料大全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体有限
东软集团待遇怎么样 东软集团详细资料大全

东软集团详细资料大全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体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开发的各种软体已被广泛运用于工程、电力、电信、房地产、工厂设计等行业,软体的商品化率是国内最高的。东软以软体技术为核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

基本介绍

公司名称:东软集团外文名称:Neusoft总部地点:沈阳成立时间:1991年经营范围: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公司性质:上市公司公司口号:Beyond technology(超越技术)员工数:20000余名(2011年)企业理念:超越技术公司荣誉: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体外包提供商董事长:刘积仁 公司现状,产品服务,企业理念,发展创造,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人力资源发展,社会责任,尊重,负责,诚信,可持续发展,主要荣誉,管理层,发展历程,认证情况,主要事件,泄密事件,引入巨资,

公司现状

1991年,年轻的东北大学教授刘积仁在中国东北大学创立了东软。公司现拥有2万余名员工,在中国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0个软体研发基地, 16个软体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在60多个城市建立行销与服务网路;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南美设有子公司。东软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软体公司。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体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产品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我们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业务快速发展的不同需求。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智慧财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和IT产品等嵌入式软体开发和服务。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在医疗领域,我们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智慧财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11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其中CT机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够生产CT的国家。我们不仅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其主要产品CT、MRI、X-ray、超声及多参数监护仪等产品系列相继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产品销往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美国、义大利、俄罗斯、巴西、沙乌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设备安装,拥有客户5000余家。 在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IT咨询服务、套用开发和维护、套装套用软体服务、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与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IT教育与培训、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服务业务。 其中,在业务流程外包(BPO)方面, 东软面向日本、韩国、欧美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提供Call Center、IT Help Desk、Application Support以及HR outsourcing、Web contents management等Back-office外包服务。涉及IT、教育、政府、通信、网际网路、制造、个人消费品等众多行业领域。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体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我们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企业理念

东软致力于成为最受社会、客户、投资者和员工尊敬的公司,并通过组织与过程的持续改进,领导力与员工竞争力的发展,联盟与开放式创新,使东软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发展创造

开放式创新

对于东软而言,开放式创新代表了不断寻找东软持续高速发展的技术与商业模式,以寻求业务创新;代表了通过联盟与合作的创新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快的成长,以参与到全球产业分工和竞合中。为此,我们对内建立公司级、事业部级的两级研发体系,对外与合作伙伴共建能力中心。我们实施解决方案高效性策略NeuSA™,重点关注系统化的复用、知识的分享与经验的传承以及员工技能的不断提升,通过TCOE计画来推动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东软的核心竞争能力。 NeuSA™—Neusoft Solution Architecture,是东软解决方案高效性策略的实施框架(Framework for Solution Effectiveness),是东软开放与协作式创新的具体实践,我们通过系统化复用、知识分享与经验传承以及员工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创新与交付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NeuSA™由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六个域构成,包含五个实践域和一个支持域。五个实践域分别是产品与技术、过程方法与工具、能力发展、知识管理、卓越中心;一个支持域是组织与执行。 产品与技术 我们采用系统化复用的技术策略构建套用解决方案,基于开放的、标准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建立统一技术架构规范、面向领域的参考架构、可复用资产库、套用解决方案统一架构平台,构建公司级支持解决方案快速构造的复用平台,形成了面向行业解决方案的主技术架构IT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chitecture)、面向产品工程解决方案的主技术架构ETA(Embedded Technology Architecture)、RAB(Reusable Asset Base)中心、UniEAP(Unified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ractices)等一系列可复用资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细分行业核心业务平台和领域加速器,形成东软解决方案地图,加强并规范化与第三方产品的集成。 过程方法与工具 我们基于以复用为导向、以风险控制为驱动的基本原则,在借鉴行业最佳实践、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东软统一过程NUP(Neusoft Unified Process)。NUP由一个通用的过程框架和方法库构成,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档案、指南、规范和模板为软体开发过程提供过程、方法和最佳实践的指导; 通过基础扩展和特性化扩展,实现对SOA、项目群管理、企业架构规划、软体产品线工程的支持,形成适用于各种项目套用场景的方法论簇,分别支持产品线核心资产开发、基于产品线的项目实施、非产品线的项目实施、企业架构规划项目实施、ICDC(Information Centric Data Center)领域项目实施。并通过软体全生命周期工具的规范和定制,强化过程执行、固化最佳实践。 能力发展 根据东软主技术架构、方法学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基于东软核心价值与文化,从领导力、领域知识、技术、方法学和沟通五个维度建立面向个人的能力模型,从方向、深度、广度、领域及愿景五个层次,为员工规划从能够做项目到能够做架构、解决方案、领域咨询、业务创新的职涯发展通道。 各业务单元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定义技能地图,建立实训体系与课件,并定期评估员工现有能力与目标能力的差距,指导员工制定切实可行的能力发展计画,借助项目实训、导师制、在职培训、有指导的自学、e-Learning平台和在职学位进修实施能力发展计画。 知识管理东软倡导善于学习、分享与复用的工程师文化,通过知识管理门户、技术月刊和可复用资产库,确保知识与经验可以被充分、及时地获得与分享;通过建立知识地图,使员工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技术论坛和定期的主题技术研讨会,建立互动式的交流、学习与创新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技术交流文化与氛围。促进知识在组织范围内流动、以获得更高的经营绩效。卓越中心为了在公司范围内实现共性方法和技术的充分共享与复用,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合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我们建立公司级跨越组织单元的卓越中心机制,统一管理和使用专业化资源,分别设立共性方法和专项技术两类能力中心,并有选择地与合作伙伴共建专项技术能力中心,以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公司各个业务单元可以充分使用能力中心的资源,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整体的技术能力。组织与执行 东软通过TCOE(Technical Community of Excellence,卓越的技术团队)计画在组织体系上保障NeuSA™中每个实践域中各项活动的切实执行和有效落实,为此我们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体系、运作模型和区别考评机制,营造有助于系统化复用、知识分享、能力发展的环境。我们基于东软组织级技术能力模型周期性地评估策略执行情况,发现差距,持续改进。

卓越运营

东软通过多年的管理积淀,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以目标为导向的战略执行体系、追求卓越的商务流程、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管理体系、规模化、分散式的开发与交付体系、复用导向的知识资产管理、以及共赢合作伙伴联盟等持续提升的运营管理体系与流程,以不断满足需求和最佳化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东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拥有面向政府、电信、金融、能源、交通、制造业、钢铁、汽车、信息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化的运营部门;在行销、技术、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支撑保障平台;面向全球市场建立10个区域中心、覆蓋40多个城市的行销和服务网路。以目标为导向的战略执行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东软逐渐形成了由清晰的战略规划、完备的实施策略、扎实的过程执行等三方面构成的战略执行体系,以追求增长为发展目标,以锁定客户的核心业务为发展方向来制定战略规划,在行销、技术、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以ISO标准(ISO9001/ISO27001/ISO20000)为框架、以CMM/PCMM/CE/FDA为纵深的执行过程,保证公司的战略得到有效的制定和执行。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管理体系我们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客户服务、保留、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形成了解决方案高效性策略的实施框架(NeuSA),建立了以行业领域专家为核心的梯队式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通过三者的有效融合,构建了东软独特的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管理体系。东软与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十余家有合作关系,行业解决方案几十种,行业领域专家几百名。规模化、分散式的开发与交付体系为实现东软规模化快速发展,东软根据客户区域分布情况、人力资源供给情况、成本优势等方面进行统筹,通过科学的组织布局,大力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和组织能力建设,构筑了规模化、分散式的开发与交付体系,先后在沈阳、大连、南京、成都建立了规模化的软体研发基地,拥有开发人员近万人,在北京、上海、广州、东京等地建立了贴近客户的交付中心,提高了全球化分散式软体交付能力。复用导向的知识资产管理软体复用是东软解决方案构建速度和质量以及快速回响客户需求能力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积累,东软形成了知识资产管理的方法与工具,建立了能充分共享和复用的知识库,拥有上千个知识资产,覆蓋客户业务组件、通用软体产品、基础平台、过程与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追求卓越的商务流程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持续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我们构建了清晰、可视、可持续改进的商务流程,东软的商务流程有198个实施步骤,涉及到公司所有的组织单位,覆蓋所有的业务流程,我们倡导通过全体人员简单、务实的不断努力达到追求卓越的远大目标。共赢的合作伙伴联盟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是东软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东软始终致力于创造和谐共赢的生态环境,通过联盟与合作东软能够快速、可靠地构建满足客户业务发展需要的解决方案,东软不仅在行销、技术、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与全球知名的20余家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与政府和行业协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人力资源发展

东软通过各项人力资源策略的实施,使得我们拥有了一支充满激情、智慧、专业、高度关注客户并极富协作精神的员工队伍,以支撑客户与公司业务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构成 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东软构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力资源队伍,东软拥有员工20000多人 ,分布于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软体产品与平台及服务等各专业领域。 持续的人力资源发展 为了推动软体产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享IT人力资源,东软先后于2000-2003年在大连、南海和成都建立了3所IT大学。三所学校在校学生25000人。这为东软及其客户、合作伙伴持续性地获得专业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东软人才实训中心为高校、学生、企业等提供全面的IT培训解决方案,以培养“实用性、技能型”IT人才为目标、以助力I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东软在沈阳、大连、南京等地建立了分散式的实训基地,现有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余人培训。

社会责任

在东软,社会责任与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意味着: 尊重、负责、诚信与法律遵从及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尊重

尊重员工个性,为他们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快乐工作而投资,并为他们的贡献给予合理回报

负责

关注客户的需求与投资,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不断追求公司经营结果的改进,为股东带来长期良好的回报;

诚信

诚信是东软事业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公司价值观的重要组织部分 东软要以高标准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标准以及公司治理原则来要求公司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并得到社会的尊重,避免发展中的风险

可持续发展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保护环境,绿色发展,构建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追求企业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荣誉

东软获得“2006CCTV年度雇主”称号(中央电视台)东软连续获得“中国杰出创新企业奖”和“中国IT创新企业奖”(《计算机世界》、《IT经理世界》杂志) 东软获得“2008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公益企业奖”、“2008中国信息产业年度高成长性企业”称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 东软入选“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和《环球企业家》杂志) 东软连续进入“全球外包100强”榜单,并于2007年进入25强,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外包公司之一。2009年,东软董事长兼执行长刘积仁作为首位中国人入选“外包名人堂”名单(国际外包专业委员会) 东软连续进入“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蝉联“亚洲新兴市场外包十强”榜首,并于2009年入围全球“最佳表现IT服务提供商10强”和“人力资本发展10强”榜单(美国《全球外包》杂志和“全球外包服务咨询公司”) 东软入选“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百强”榜单(证券时报) 东软入选央视评选的”60年60品牌”榜单(CCTV) 东软获得“2009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称号(前程无忧) 东软获得“中国最佳客户服务”和“中国最佳外包服务商”称号(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东软入选“Chinasourcing 2009年度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最佳实践TOP50” 榜单(中国外包网) 东软董事长兼执行长刘积仁成功入选“2009年度10位全球外包杰出人物”称号(亚太总裁协会) 东软董事长兼执行长刘积仁入选“2009中国经济年度人物”(CCTV) 东软董事长兼执行长刘积仁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财富》(中文版)) 东软获得 “辉煌十年卓越企业”奖;东软董事长兼执行长刘积仁获得“辉煌十年领袖人物”奖 东软入选由Teleos和The KNOW Neork联合发起的2010年全球最受赏识的知识型企业,并在2010年亚洲最受赏识的知识型企业研究报告中被提名。 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

管理层

刘积仁董事长兼执行长王勇峰总裁Klaus Michael Zimmer(克劳斯·麦可·西曼)高级副总裁陈锡民高级副总裁兼营运长卢朝霞高级副总裁张霞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王经锡高级副总裁张晓鸥高级副总裁兼财务长李军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行销官王楠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发展历程

从在大学校园教室里开始创业到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来自于大学,为了寻求“架设软体 研究与套用桥梁”的梦想开始创业。 1991年,东软创立于中国东北大学; 1996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体公司; 2001年,在中国众多的行业领域获得领先的市场份额,向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发展; 200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体外包提供商; 2008年,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计画完成。经过17年的努力,如今,东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 1988年年初,东北工学院教授刘积仁博士与两名青年教师,以3万元科研经费,3台286计算机创建了“计算机系计算机网路工程研究室”。 1989年,以研究室为依托,与日本ALPINE株式会社开展业务合作,尝试技术出口和软体委托开发业务(软体外包),日本ALPINE株式会社也成为东软第一个国际客户。 1990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软体研究与开发中心”成立,并提出 “架设软体研究与套用的桥梁”的口号。 1991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体(OPENSOFT)系统开发公司”成立;与日本ALPINE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1992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体系统开发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体研究所”合并,成立“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体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工学院计算机软体研究与开发中心”更名为“东北大学软体中心”,该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5年,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体园——“东大软体园”正式奠基和投入建设,并被批准为第一个“国家火炬计画软体产业基地”;“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入东软,东软开始进入CT等医疗系统领域。 1996年,东软与东芝合资成立“东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软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6月18日,东大阿尔派软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东大阿尔派软体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软体公司。 1998年,东大阿尔派软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东软集团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宝钢东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东大阿尔派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东软软体园(大连园区)投入建设。 1999年,东大软体园(大连园区)投入使用;东大阿尔派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CT-C2000系列CT机通过CE认证。 2000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始投入建设;东软香港公司成立;东软美国公司成立;东软通过ISO9001:2000版认证。 2001年,东软实施品牌整合战略,统一“东软/Neusoft”品牌;“东大阿尔派”更名为“东软股份”;东软日本公司成立;东软股份成为中国首家通过CMM 3级评估的软体企业。 2002年,东软信息学院南海学院、成都学院先后投入建设和运营;东软通过CMM5级评估,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CMM5评估的软体企业。 2003年,东软集团完成战略重组;东软软体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东软磁共振产品通过CE认证。 2004年,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东软通过CMMI5评估,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CMMI5级评估的软体企业;东北大学独立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成立;飞利浦投资东软集团,成为东软集团的战略投资者。 2005年,东软集团公布新标识,倡导Beyond Technology的品牌主张;东软与飞利浦联合东北大学和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共同投资成立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6年,SAP、Intel先后投资东软,成为东软战略投资者。“东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进入BPO业务领域。 2007年,东软第四次入围“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并荣登“亚洲新兴外包十强”榜首;在IAOP公布的“2007年全球外包100强”名单中,东软首次进入前25强行列,成为全球25家最优秀的外包提供商中唯一的中国公司;东软软体人才实训基地在沈阳东软软体园奠基;东软被CCTV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佳雇主。东软股份关于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案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组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这意味着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计画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开始实施。 2008年,东软集团完成整体上市计画,并发布公司新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东软通过PCMM ML3评估,成为第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中国软体公司;东软软体园大连河口园区、南京研发基地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东软欧洲公司成立;东软正式向全球发布其三款旗舰新品NeuViz 16多层螺旋CT、Sparkler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Neulife直线加速器治疗系统。PET,NeuViz 16、Sparkler 1.5T填补中国空白;东软上海软体研发基地在上海奠基。东软广州、天津软体研发基地,相继开工建设;东软与芬兰Sesca签订股份购买协定,收购其拥有的从事高端智慧型手机软体开发业务;东软推出“熙康”健康管理服务业务,正式进军健康管理服务领域;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执行长刘积仁博士当选“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10年东软获"2010年度上市公司董事会奖"(上海证券交易所) 东软成为新认定方法下首批"国家火炬计画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东软跻身"全球软体提供商100强"榜单并荣登"中国软体提供商100强"榜首(普华永道) 东软入选2010年全球最受赏识的知识型企业(MAKE)报告中信息技术--外包行业排名 2011年东软第五次入围"全球外包100强”排名,并成为榜单中最领先的中国公司(IAOP) 2011年东软第七次入围“全球服务100强”排名以及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提供商排名(Global Services杂志) 2011年东软荣获“2011年中国最佳雇主”奖和“2011年亚太地区最佳雇主”奖(怡安翰威特)

认证情况

ISO质量认证体系 1998年,东软通过ISO9001:1994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1999年,东软医疗通过ISO9001、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0年,东软通过ISO9001:2000认证,挪威船级社(DNV) 2006年,东软通过ISO9001:2000 认证,英国标准协会(BSI) 2008年,东软通过ISO/IEC 20000-1:2005 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BSI(英国标准协会)授予的ISO/IEC 20000-1:2005认证证书 CMM认证 2000年,东软通过CMM2级认证 2001年,东软通过CMM3级认证 2002年,东软通过CMM5级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此项认证的软体公司 2004年,东软率先通过CMMI5级评估,标志著中国软体企业的成熟度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2008年,东软通过CMMI(V1.2)5级认证,成为通过该项评估的第一家中国软体企业 信息安全管理认证 2006年,东软软体外包和BPO业务同时获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 / IEC27001:2005认证 PCMM认证 2008年,东软通过PCMM3级评估 2011年,东软获得PCMM5级认证 CE认证 2001年,东软螺旋CT获得CE认证 2003年,东软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得CE认证 2008年,东软超声获得CE认证 获得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主要事件

泄密事件

2012年7月24日,东软集团爆出智慧财产权商业犯罪案,涉案人数多达28人,十余人被警方拘捕,案值总计6400余万元。公开的案情显示,“2011年5月份起,出于经济利益目的,东软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李某伙同东软某公司CT机研发部负责人张某、采购负责人岳某等人,以许诺高额经济利益为手段,相继鼓动原东软公司CT机研发部17名核心技术人员窃取公司医用CT机核心技术资料后,相继离职,聚集于北京某公司,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机械厂一厂房内,继续进行医用CT机的技术研发工作。” 该案没有走完调查审理阶段,最后的定刑和案值金额还没有确定。

引入巨资

2014年12月11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与弘毅投资、高盛等投资者签订协定,由上述投资者对东软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熙康”)进行增资扩股,交易涉及金额约38亿元。 其中,东软熙康将获得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协同创新等投资者共1.7亿美元(约合10.52亿人民币)的增资,同时为东软熙康管理团队及员工设定股权激励。投资完成后,东软集团仍是东软熙康的第一大股东,将持有32.81%的股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