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物魏东亭简介 清朝人物王炽简介
清朝人物王炽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王炽
别名:王兴斋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弥勒县虹溪镇
出生日期:1836年
逝世日期:1903年
职业:商人,官员
王炽人物生平
1836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虹溪镇,幼年丧父,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依靠母亲纺织为生。成年刚至时因不满乡
(历史3xm.com.cn)(历史3xm.com.cn)霸欺人,失手打死恶人出走,用母亲卖掉陪嫁玉镯的10两银子做本钱经商,从赶马帮贩运开始,经历艰险,苦钻商道,以过人的胆识与诚信打破当地商贾设置的重重阻碍和官府的地方保护,开设并发展了著名的“天顺祥”商号,促进了川、黔、滇三地的商务往来和商品流通。
时清朝廷唐桐巡视川东,劝王开汇号并代办盐运。王即与席茂之分伙独营,在全国西南、东南各大要埠设分号,专营存放汇兑业务。清同治十一年(1872),王在昆明主持“同庆丰”商号,并设“兴文公当”兼营房地产,修建昆明同仁街,在弥勒、宜良等地广置田产,年收租息千余石。经20年经营“天顺祥”、“同庆丰”商号,资金雄厚,号称“南邦之雄”,驰名省内外。
光绪九年(1883),法国侵略越南,朝廷诏命提督鲍超会同云南巡抚岑毓英统兵援越抗法,时军费紧缺,王垫支银60万两。战后,岑、鲍班师回国,遣散兵勇又需军费,王又垫银相助。岑、鲍甚为感激,岑赐“急公好义”、鲍赐“义重指国”匾额以旌表。后经岑保奏赐王四品道员职称,恩赏荣禄大夫二品顶戴,封典三代一品。
十三年唐炯调任云南矿务督办大臣,派王为矿务公司总办。王为筹办云南铜、锡矿业,先后垫支开发基金银10万两。王在办矿业中大获其利,成为“富甲全滇”的企业家。王既善运谋致富,也用财有方。他曾捐银兴建弥勒境内盘江铁索桥两座,捐银 1513两重修广西直隶州(今沪西县)城孔庙,出资修筑虹溪街道,铺设昆明城至碧鸡关石板路,在昆明建盖弥勒会馆,划拨“兴文公当”资金馈赠本省举人赴京会试费用。二十六年,陕西、山西两省大旱,王捐银2万两赈恤,获朝廷旌表。
于二十九年病故,归葬虹溪烟子寨。病故后,其子鸿图继父经营“同庆丰”、“天顺祥”商号。光绪三十二年任第一届云南商务总会协理。宣统元年(1909)继任二届商务总会总理,次年倡办昆明耀龙电灯公司,民国3年(1914)参与开办昆明自来水公司,其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当时曾称雄云南商界。
王炽创业历史
据《虹溪王氏族谱》记载:王氏祖籍应天府(今南京)柳树湾石门坎,其远祖为明洪武年间随沐英南征兵员

,云南平定后留屯安家于陆凉(今陆良县)。王家到了王炽之父时,家道早已衰落。王炽年少,三兄天折,父亲王勋业去世后家计更为窘迫。母亲张氏、二妈姜氏以纺织谋生,省吃俭用,勉强度日。王炽自幼聪明好学,后人称他“幼而颖异……当出就外傅之年,即追有神童之誉。九龄应客,嘲言能对杨梅;双髻登筵,隐语能知荷藕。……昼则托业陶朱,藕资菽水,夜则留心贾董,启发篇章”。但因家境困难,王炽不得不离开私塾,跟着大人做起了小本生意。王炽无从家乡收购土布等运到竹园、婆今(今盘溪)等地贩卖,又从那些地方采购红糖回家乡销售。这样来回都有生意,资金周转很快,加之王炽很能吃苦,也知道节俭,没有几年,他就积攒了纹银百多两。
王炽有了资本,生意日渐兴旺。他扩大了经营项目和经营范围,他的马帮往返于临安府属各县和泸西、师宗、邱北之间。王炽二十岁时,他家已成殷富人家。而此时的王炽,也在滇南一带小有名气。
清朝同治元年(2413年,西元1862年)王炽因款待沪西大绅周廷升,买肉时与表兄姜庚发生冲突,一怒之下指使家人杀死姜庚,亡命昆明。之后投奔故旧马如龙(时为云南提督),并从军入川。不久又在重庆与人合伙重操赶马行商旧业。并开设商号“天顺样”,贩运货物于川滇之间。清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间,王炽在省城昆明开设“同庆丰”,经营汇兑存放款事业。此后生意越做越大,数年即成滇中巨富。《新纂云南通志·卷四十四金融》载:“本省同庆丰、外埠天顺祥为云南帮中杰出票号……两号为虹溪王炽创办……同治十一二年间,先在省垣设立同庆丰,日渐发达,仍亲赴重庆仿山西帮规例,改组天顺祥,营汇兑存放款事业,以同庆丰为总号,天顺祥为分号,逐渐推广。京都、上海、广东、江西、汉口、常德、重庆、成都、叙府、贵阳等均有天顺祥票号。总号有资本十万两,京都分号有三万两,其馀各一万两……咸同滇乱与中法凉山之役均筹垫饷款,获利甚巨。故资金充裕、款项灵通。两号信用大着,凡协款、丁银、丁赋均归其专办。”至光绪中后期,天顺祥分号已遍及全国22个行省中15个行省的大中城市。号称“南帮之雄”,与西帮三晋票号并驾齐驱而驰名于国内。王炽缔造的以金融票号业为主干的商业帝国,享誉一时。美国《时代周刊》曾将其列为西元十九世纪末的全球第四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