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俗话又说 俗话说“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俗话说“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孝顺是人生中的免修课,我们不用专门去学习怎么孝顺,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耳濡目染中每个人都能学会这项技能,而孝顺也是人的一种天性,我们从生下来的时候骨子里就自带孝顺的基因。

可是我们的老祖宗却用富裕和贫穷来对孝顺进行区分,比如这句俗语所说的:“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难道贫富真的能决定一个人孝顺与否吗?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老祖宗的这句俗语是否有道理。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对比富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哪个更孝顺,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经常见的例子来进行论证。
如果兄弟姐妹经济条件都很好,那么他们在赡养父母方面很少出现矛盾。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由于大家都没有经济上的任何负担,所以这个时候谁多出些钱,谁少出些钱,彼此都不会斤斤计较。
而年轻人和老人家的生活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若是住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子女有钱的话就可以为父母单独购买一套房子让其居住,同时还为他挑选专业的保姆进行照顾,这样平常要是忙于工作,也不用担心父母没人照顾。
在闲暇之余还可以带着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若是父母的晚年过着衣食无忧且逍遥自在的生活,那他们就是同邻人羡慕的对象,大家在饭后闲聊时也会称赞这个老人家的子女对父母很孝顺。所以终归一句话,有钱的子女能让父母的晚年的生活质量更高,生活得更有尊严。
我们再来看看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子女,他们自身工资不高,每天醒来就被房贷、孩子的教育费用、日常开支等费用追着跑,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金钱来照顾父母。在这些穷人家的孩子看来,若是父母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那他们就省心很多。
而这些子女迫于生活的压力,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难免会忽视对父母的关心,特别是老人家在晚年的时候身体难免有各种问题。若是生病后子女不仅钱不到位,人也不到位,那么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子女就是不孝顺的。
可谁知道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有着一颗孝顺的心,但由于自身存在着难处,所以腾不出手来照顾父母。这也是网络上经常说的:子女优秀的程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总而言之,光有孝顺的心是不够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多努力奋斗,让自己具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这样在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就能立马到位,而不是让自己留有遗憾。老祖宗的这句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若能早日悟透,那就能让你的孝心在金钱的助推下事倍功半。
相关文章
- 俗话说俗话又说 俗话说布施
-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俗话说“三不问,四不吃,五不摸”,究竟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 俗话说的有哪些 俗话说“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背后原因让人心酸
- 俗话说俗话又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乎有人觉得没必要制定计划,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 史可法书生误国 俗话说“书生误国” 古代文官到底阴暗到什么程度
- 俗话说的有哪些 俗话说“女人菜籽命,好坏都靠碰”,究竟是什么道理?你知道吗
- 俗话说后面是什么 俗话说“夜猫不进无病家,燕子不入苦寒门”,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老俗話“男要午,女要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孔明 俗话说神机妙算孔明高,三国英雄算马超,这一仗马超果然厉害
-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俗話說:“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幫”,是哪三種?大家都應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