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胡宗南简介

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胡宗南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胡宗南
别号:原名琴斋,字寿山,曾假名秦东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孝丰(今安吉县)
出生日期:1896年5月12日
死日期:1962年2月14日
职业:武士
结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奉:三民主义
重要造诣: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司令主座
军衔:陆军一级大将
胡宗南人物平生
晚年阅历1896年5月12日(夏历三月三十日)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个贫寒人家,三岁时随父辈迁居于浙西距孝丰县城西十里之鹤鹿溪。
1904年就读于私塾,自《三字经》学至“四书”、“五经”。
(历史3xm.com.cn)1909年进入孝丰县城高级小私塾念书。
1912年以第二名结果结业。
1913年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读中学时,各科结果优良,尤以体育、地舆两科更加凸起。
1915年中学结业后,前后受聘于孝丰县立小学和私立王氏小学,任国文、汗青和地舆教员。
1921年应用寒假时候随处游历。
1922年到1924年间,并任《孝丰日报》总编辑。后因与同校教员合作校长职位失利,父亲又硬逼他与不相爱的女子结婚,遂毅然离家出走。
报考军校1924年,前去浙江湖州列入别动队,与王亚樵结拜为金兰兄弟。别动队遣散后,得在上海做毛竹买卖的同砚章云家长赞助,到广东投考黄埔军校,因其身高缺乏1.6米,体格检查时被镌汰,经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列入考试4月被登科;5月5日入校,编在第1期第2大队第4分队;6月16日正式开学,其间结识了“同亲”蒋介石;11月于黄埔军校结业后,胡宗南被分配在军校教训第1团第3营第8蝉联少尉见习。
正式参军1925年2月,调任机枪连中尉排长;3月列入第一次东征棉湖战役,因功升机枪连上尉连长,4月任第1师第2团第2营营副;6月列入诛讨杨刘兵变;10月列入第2次东征河婆战役。
列入北伐1926年终升任第1军(何应钦)教训师第2团(团长胡公冕为共产党员)第2营营长;7月把同亲戴笠引荐给蒋介石,胡宗南在胡公冕的引荐下,升任教训师第2团上校团长,列入北伐战役;同月,列入了北伐战役,任第一师团长。10月,胡宗南在南昌城郊运用火攻计,以1个团的军力打败孙传芳1个精锐师,俘虏军长李彦春等;11月教训师改成第1军第1师,附属东路军(何应钦)序列,进军浙江。
1927年3月20日霸占上海;5月任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成为国民党黄埔系先生的第1个将军;8月从杭州飞奔南京列入龙潭战役;10月26日,胡宗南升任第1军(刘峙)第22师师长;11月击毁直鲁联军白俄雇佣兵装甲车队。1928年4月列入第二期北伐。8月第22师缩编为第1师第2旅,任旅长,11月所部在蒋介石检阅校对中因练习结果凸起,被评为“圭臬标准旅”。
1928年4月列入第二次北伐,一举攻占蚌埠;5月1日进济南,5日撤退到曲阜整训;10月第1军第22师整编为陆军第1师(刘峙)第2旅,胡宗南任少将旅长;11月蒋介石亲临徐州检阅校对第1师,第2旅被誉为“圭臬标准旅”,其第3团受阅结果列全国陆军第一。
1929年3月蒋桂战役发作,胡宗南率军警惕武汉,第2旅改成第1旅,胡宗南仍任旅长。1930年5月列入华夏大战,在河南开封左近与反蒋军队作战,6月7日胡宗南任第1师署理师长,沿陇海路迎击东南军孙良诚部。
1930年率部列入蒋冯阎战役,战后任第1师师长。
1931年1月13日,胡宗南升任第1师中将师长,最先竖立本身的军事系统,构成黄埔系“少壮派团体”;7月列入诛讨石友三。
围歼赤军1932年3月,胡宗南、贺衷寒、戴笠、康泽等介入构造“力行社”和“复兴社”,胡宗南居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以黄埔系“太子”自夸;5月列入“围歼”大别山的红4方面军,胡宗南乘赤军军力疏散之际,将赤军第10师和第12师阻拦围困于河口镇以东区域,赤军伤亡很大,6月红4方面军向东南包围时,胡宗南等几十万雄师尾追阻拦,与杨虎城部将赤军压缩在漫川关,徐向前、许世友等几经拼杀才凸起重围,不久带领第1师进入甘南设防。
1935年2月任“剿匪”第3路第2纵队司令官;4月9日叙任陆军中将;6月积极列入阻拦围攻长征赤军,在松潘差点被生擒,军队伤亡过半;9月任“东南剿匪”第1路军第2纵队司令,在川东南区域阻击赤军;11月22日当选为国民党第5届中心监察委员,标志着黄埔系的权势最先进入中心决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