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伊藤博文对话 揭秘:伊藤博文在戊戌政变前夜来华究竟做什么?
揭秘:伊藤博文在戊戌政变前夜来华究竟做什么?
1898年9月,已经卸去首相身份的伊藤博文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此时正是中国风雨欲来之际。
伊藤在中国逗留了一个月,几乎会见了晚清所有政要和政治派别领袖。维新派对伊藤博文来访的热切盼望,并请其指教。以康有为为首的中国维新派,对伊藤博文此次访华“成果”抱有很大期望。9月20日,光绪皇帝在勤政殿会见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向光绪皇帝表示,赞赏中国新政。这一天非同寻常,它是“戊戌政变”前夜,光绪皇帝退出中国政治舞台的“末日”。
当伊藤博文赞扬中国的变法、对光绪表示钦佩、表示他可以为中国的变法做点事情时,光绪皇帝的答语里,也包含了维新派请伊藤博文为“变法总顾问”的一层意思,有点“准帝师”之意。足见光绪皇帝与维新党一样,对伊藤在中国变法的“外援” 之力上,抱有很大期望。
结束与伊藤会见的当日,光绪马上召见袁世凯。“末日”会两人,一个是出卖他的总导火索,另一个是促动他效仿的第二导火索。
我们不得而知,伊藤博文选择中国政变前夜访华,是有预谋还是“不期而遇”。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对中国的维新派,情有独钟。这当然不能排除他的大原则——为日本的国家利益考虑,加深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使日本在中国利益最大化。但是,“志同道合”谈得来,大概也是拉近距离的重要原因。

伊藤觐见光绪第二天,即1898年9月21日,“戊戌事变”发生,保守势力反扑,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光绪皇帝被囚。后党开始抓捕维新党。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而日本公使林权助因无东京指令,不知所措。仍在北京的伊藤博文当即表态:救梁启超逃往日本。并表示“如至日本,由我来照顾他。梁这位青年,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宝贵的人物。”
眼见着中国政治改良功亏一篑的伊藤,不知心里做何感想?
从他积极营救维新流亡者的态度看,他对中国百日维新的失败是同情和惋惜的。但是,正像他对光绪皇帝表白的那样:外臣当竭其所知以告。“外臣”两字,表露了他的真实意思——有些事力所能及,有些事鞭长莫及。中国的事情,即便维新党想借力发力,本身也要有“内乱”的实力方可成事。
历史往往是由内外两组势力推写的。当光绪皇帝召见完外国首相再召见本国将帅时,其实已经做好了“里应外合”的准备,可惜本国将帅变节,使得外国力量的介入也十分有限。相反却给发动政变的保守势力以口实——“勾结倭寇,卖国图谋”的屎盆于是就扣在了维新皇帝头上。
之后的历史更加令人惊诧。人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中国改良派转身革命派,仅用三年。“日本元素”在戊戌变法中沉没,在辛亥革命再生,中国留日生转瞬间成为中国革命“主力军”……
相关文章
- 李鸿章子孙 功罪非议!大清权臣李鸿章的愤懑与无奈
- 李鸿章子孙 吕贤基是文臣带李鸿章打仗死在太平军之手
- 上级对下级的通知 晚清轶事:李鸿章的哥哥摆架子被下级官员痛骂
-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惊奇!李鸿章为何被各种政治势力都当成香饽饽
- 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是同学 伊藤博文对话李鸿章:我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 俾斯麦李鸿章伊藤博文 解密:李鸿章曾向俾斯麦请教如此处理跟慈禧的关系
- 李鸿章后人 曾国藩告诉李鸿章 和洋人打交道 记住这四个字就够了
- 李鸿章子孙 清朝对官吏的高压:李鸿章欲重修圆明园被降职
- 光洋科技 李鸿章曾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 为自己留后路
-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历史解密:李鸿章的什么言论竟然超前了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