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简述宗教改革 从思想方面论述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火烧 2022-08-08 06:43:18 1083
从思想方面论述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宗教改革的背景。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所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有

从思想方面论述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

它由新兴资产阶级所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有力的响应,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下级贵族也积极投入,对封建的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的冲击,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因此,恩格斯指出:“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西欧各国的天主教会都直接受罗马教廷支配,是“国中之国”。

大主教、主教、神甫和僧侣都不受当地政府的管辖,拒绝向世俗政权效忠。

13世纪,当教皇的权利发展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的内政,可以将皇帝或国王放逐,并且可以解除该国臣民对该国君主的效忠誓约,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它也可以宣布该项法律无效,禁止人们服从。

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这是16世纪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

宗教改革运动之发生,也得利于文艺复兴。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2.对《九十五条论纲》意义的认识: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神权;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加尔文与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加尔文被誉为欧洲改教时期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地位仅次于德国的马丁路德。

他所著的基督教要义是改教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

加尔文是法国人,却在日内瓦建立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教会行政机构。

他的成就在基督教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其实加尔文只是日内瓦一个教会的牧师。

但在他的引导下,日内瓦全城都变为一个完全基督化的城市。

人民的生活在教会法庭的监督下显得有规律。

在加尔文的影响下,城市内的污秽地方得以清除。

他又注意贫苦的人民,为他们谋取福利。

实际上,他成为日内瓦政治、宗教的最高领导人。

日内瓦的教会和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加尔文的设想组织起来的。

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

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选出,负责监督每一个人的生活。

牧师为神职人员,负责解释圣经,并实行圣礼。

教师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宣教事业和讲授圣经。

执事是由信徒选举产生的不脱产的协助长老和教师的教会管理人员,主管慈善机构,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

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

政府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

教会机构和政府机构虽有分工,前者负责宗教信仰与思想道德等精神生活,后者负责世俗事务,但实际上二者已结合成一体,不仅人员交叉,而且职责也难截然划分。

日内瓦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神权共和国。

4.英国国教确立的艰难历程

1543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

宣布切断与教皇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

1537年亨利八世还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

英国人从此可以自由阅读圣经了。

在英国断绝与罗马教廷的联系之后,英国路德教派和其他教派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天真地相信英国已真的称为新教国家了。

简述宗教改革 从思想方面论述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面对群众运动的复活,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又回潮了。

他又回到天主教的立场上来,声称天主教的任何信条都是金科玉律,不能变更。

并宣布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不同意见者。

据统计,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因宗教问题被处以极刑者达数千人之多。

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1547—1553),政府 为英国国教制订的教义条文带有明显的新教性质。

但是,爱德华六世短命而且无后,死后由亨利八世的公主玛丽都铎嗣位(1553--1558)。

玛丽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废除了父亲及异母弟在位时的宗教立法,恢复了英国国教与罗马教廷的上下级关系。

玛丽女王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惩罚新教徒,在她在位期间,有300个新教分子被处死,大主教克兰默竟被处以火刑。

她因此有”血腥的玛丽”之称。

玛丽无后,王位传给她的异母妹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在位(1558--1603)期间,英国教会在教义及实践方面最后固定下来。

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会的关系,再一次把英国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

1563年议会制定的《三十九项信条》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

伊丽莎白女王采取严酷的措施去强迫所有的英国人都遵从她在宗教上的这些决定。

信奉天主教者,处以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