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国防部副部长,
国民党国防部副部长,
蒋介石国民党历任国防部部长
国府设“国防部长”是1946年蒋执政期间历任有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阎锡山、顾祝同、俞大维、郭寄峤、蒋经国、黄杰、陈大庆、高魁元。
国民党国防部军统和国防部的六个厅是什么关系?并列存在的?还是上下级?
军统和国防部的六个厅是并列存在的,军统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不是国防部军统,与国防部的六个厅没有直属和上下级关系。
军统直接归国民党核心层领导。国防部只是国民政府下属的一个军事行政部门,后来军统改组为国防部下属单位,但是其特殊的地位决定国防部并不能约束它,仍然是国民党核心层最强大的情报和安全保卫系统。
扩展资料:
军统局的特务称为组员或通讯员,多系受过专门训练的特工人员;当地录用者需经组长引荐,局方批准,并经试用合格。试用期间,称为试用员或试用通讯员。尚未经局方批准的,称为运用员或运用通讯员。
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军统”的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此外,军统局还设有电讯组织、武装组织、训练机构以及在军、政、警、宪等机关中的控制运用组织和“特种”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国民党参谋次长的职位有多高 相当于什么职位
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始设,时称参谋部,设总长、次长等官。北京政府成立后,也设立参谋本部,直属大总统,设参谋总长,特任,由上将或中将担任;次长为简任官,中将或少将。次长相当现在gcdzg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
特级上将蒋介石。
列表1:
列表2:
人物简介:
1、蒋介石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2、张自忠
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同时也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将领 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 。最后张自忠为了洗刷这件耻辱, 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 证明自己的清白, 是真正的悲剧英雄。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日本军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但蒋介石通过各种渠道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十余万百姓啜泣流泪,蒋介石抚棺大恸。从此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张将军的遗像,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李宗仁
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
4、杜聿明
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对手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 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
5、孙立人
新一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败仗。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介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党高级将领花名册
抗战时国民党国防部部长是谁
抗战时国民党政权未设国防部,也就无国防部部长,代之以军事委员会
1932年1月,为统一军政系统,国民政府恢复军事委员会,蒋中正为委员长兼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直到抗战结束。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系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是情报厅,负责军事情报收集。中统是国民党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
1、“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
2、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是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
3、中统,一般指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
4、国防部第二厅是参谋总部“一般参谋”中的一个组成部门,掌管战略情报。它是在原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的基础上扩大改组成立的。
扩展资料
军统局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gcdzg人。
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军统”的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此外,军统局还设有电讯组织、武装组织、训练机构以及在军、政、警、宪等机关中的控制运用组织和“特种”组织。
中统局的人员分工大致有四种:
一、是调查工作人员(简称调工);
二、是特种情报工作人员简称特情人员;
三、是党员调查网(简称cc党网),是在中国国民党党内进行防共和监视其内部人员的监察人员;
四、是通讯员,是中统局在各机关、学校、企业内部发展的工作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统
百度百科-中统
国民党国防部哪年成立
国民政府国防部于1946年6月在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旧址成立。第一任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