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菱个人简介 鞠萍的个人简介
鞠萍的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鞠萍,女,1984年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熟悉儿童心理,热爱幼教事业。同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成为第一位专职青少节目主持人。1985年6月1日至1995年5月31日主持幼儿栏目《七巧板》,深受全国亿万小观众的欢迎,成为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之一。
人物简介
鞠萍写真(14张)
鞠萍也以她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初中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又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后调入中央电视台从此“鞠萍姐姐”的形象随着她主持的少儿节目深入千家万户,并得到社会及专家的广泛承认和赞扬。
小插曲:
2009年6月5日,CCTV著名主持人罗京去世了,鞠萍姐姐为他亲
鞠萍在罗京追悼会上
手写了悼词,内容 如下:
敬爱的罗大哥,好想去看你!你为什么不让啊!!太突然……心疼、心痛吃不下饭。眼前有你在小甲球场上的英姿、笑容;有我们一起唱戏的板眼;业务上永远的老师,榜样,生活上朴素得每年都见你穿的一件棉兰T恤,没有太多的想法:帮嫂子照顾好儿子!写不下去……鞠萍 09.6.5
鞠萍姐姐是央视名牌栏目《大风车》的执行制片人。
鞠萍先后上百次客串主持中央电视台各类大
鞠萍第一次主持节目
型现场直播晚会,同样获得了成年观众的好评。
在众多的节目主持人评选中,鞠萍频频捧金:
1986年全国专栏节目评选中获优秀主持人奖,当时鞠萍仅仅工作一年。1988年“如意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十佳”评选中获第一名。
1991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开拓奖”金奖。
1991年5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鞠萍儿童歌曲演唱会》,全部收入捐作中国儿童少年电视奖励基金。
1991年破格评为编辑职称。
1992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1993年获首届优秀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金奖。
1993年获全国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优秀主持人奖。
1993年获广电部十杰青年称号。
她自编自导的节目
1991年鞠萍儿童歌曲演唱会
《鞠萍儿童歌曲演唱会》获90年度全国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文艺类二等奖;《蓝色小银河》《猴年乐》分别获1993年第二届“金童奖”专题类、文艺类三等奖。
1994年破格评为主任编辑职称,是中央电视台最年轻的一位。
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金奖。
1995年6月1日至1997年3月任青少部《大风车》栏目制片人、责任主编之一。在担任《大风车》制片人期间,该栏目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电视节目“金童奖”优秀栏目奖,中央电视台十大名牌栏目之一。
1997年5月4日获第二届中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任青少中心少儿部《大风车》栏目节目编导兼主持人。
1998年10月评选为广电总局抗洪抢险报道先进个人。
1998年11月加入gcdzg。
1998年12月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
鞠萍在谈笑
2000年2月破格评为高级编辑。
2000年6月任青少中心少儿部《大风车》栏目主持人,《风车转转转》节目制片人之一。
2000年主持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1年担任“六一”8小时特别制作总导演之一,制作现场直播《“喜之郎杯”六一足球赛》和两岸儿童对话节目《同心童趣》,均获好评。
2001年11月任《大风车》新版栏目《顽皮家族》制片人、主持人。
2002年再次担任“六一”8小时特别制作总导演之一,制作《爱心行动》,获得好评。
2002年11月当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
长。
2002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
鞠萍(8张)
2009年中央电视台歌舞晚会主持人。
2010年9月22日全国公映电影《虎王归来》动画片,为片中的第一女主角--景阳冈客栈老板娘配音。导演创造性地让这个美丽善良又泼辣的老板娘讲起了山东威海话,这是鞠萍的家乡方言,经过“鞠萍姐姐”的即兴发挥后,声调略有变奏,更显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让人对这个角色和声音都印象深刻。
2013年2月9日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献唱《欢歌贺新春》。
20多年前,在河南省正阳县的一个小村庄里,
鞠萍第一次主持六一晚会
住着一户从北京下放到干校的人家,这是一个四口之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和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小妹妹名叫莉莉,她就是后来小朋友们所熟悉和喜欢的鞠萍姐姐。小莉莉的活泼在村子里是很有名的。爸爸妈妈一到干校去劳动,她就在家里折腾开了,她爬上床,把蚊帐当成大幕,把床当成舞台,在上面又唱又跳,一会儿给自己报幕,一会儿给自己鼓掌,直到折腾得气喘吁吁,浑身没劲,才从“台”上跳下来。
鞠萍在河南上过不到一年幼儿园,时间虽然短,不过也使她充分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在幼儿园她总爱把小朋友们组织起来学跳舞,学数数,一会儿你当爸爸,她当妈妈,一会儿你当学生、她当老师地编节目过家家,小朋友们居然十分听她的话。
鞠萍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坚强的好孩子,两岁的时候,爸爸在郊区工作,不多回家,妈妈上班后,常常把小鞠萍锁在家里。有一次,鞠萍的爸爸终于从郊区回到北京休假,这可把小鞠萍乐坏了,她高兴得围着爸爸问这问那。正当父女俩玩得高兴时,突然听见有人喊爸爸的名字,鞠萍以为爸爸又要被拉走,也急忙跟着跑了出去,一不留神,头撞在了床架上,顿时鲜血直流,头上的骨头都漏出来了,爸爸急忙抱起女儿往楼下卫生室跑,鞠萍的妈妈见状,当场就晕了过去。
年轻时的鞠萍
大夫把小鞠萍的头给剃成个秃子,一共缝了七针,还用绷带把整个头给包了起来,可她从始至终没哭一声。妈妈一看女儿这个样子,心疼得边哭边责备爸爸。可此时鞠萍根本顾不上疼,她担心的问题是:爸爸还走吗?
鞠萍小时候非常爱看电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等。小鞠萍不知看了多少遍,依然百看不厌,剧中的唱腔唱词都被她记得滚瓜烂熟。鞠萍最喜欢的角色是杨春霞扮演的柯湘,因为她留着齐耳短发,十分漂亮。
1985年鞠萍主持的七巧板
在看舞剧电影《红色娘子军》时,鞠萍很奇怪那些阿姨脚上穿着鞋子,怎么就能立起来呢?心想,长大了,一定要买一双这样的鞋穿穿!
在河南上幼儿园时,鞠萍特别盼望到真正的舞台上一试身手。在一次庆祝儿童节的联欢会上,鞠萍参加的是舞蹈《我爱北京天安门》。她兴奋极了,天天一遍一遍地排练着,一次一次地跳着,跳得满头大汗也不知道疲倦。很不巧的是,演出的前几天,她突然生病了,高烧四十度。这下可把鞠萍急坏了,她说什么也要挣扎着去排练,非要参加这次演出不可。妈妈心疼女儿就跟老师请了假。但是到了正式演出这天,鞠萍不管妈妈怎样阻挡,仍然坚持要去。妈妈拗不过女儿,只好陪着她到了演出地点。当时,顶替她的那位小朋友已经把服装穿好了,可鞠萍非要从人家身上把衣服给扒下来不可,死活要自己上台。后来,老师没办法,只好在别人演完的时候,给鞠萍单独安排了一个独唱。鞠萍个子矮,够不着话筒,老师就给她搬了一把小椅子,让她站在上边唱。只见她摆了个姿势唱起来:“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降……”一段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小常宝的唱段,奶声奶气的唱腔从童稚的嗓音里发出,通过话筒回荡在演出大厅里……
从此,鞠萍对文艺更加着迷,当有人问她“长大以后,你想干什么?”“她毫不含糊地回答:“当歌唱家、舞蹈家。”
鞠萍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却从不娇惯她,更不许她挑吃挑穿,鞠萍也的确很懂事,不仅不挑三拣四,反而处处为
鞠萍 甜美
自己的爸爸妈妈着想。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鞠萍就要上学了,这时,全家已由河南迁回北京,妈妈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了一块蓝卡叽布,给女儿做了一套肥肥大大的衣服,她还特意在裤脚里窝了三层边,准备女儿长个儿的时候放下来穿,不至于一下子就变短了,这套衣服,鞠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穿到三年级,等到裤脚里三层边都放完了,妈妈又买来半尺新布,接到裤脚上。其他地方都洗得掉色了,刚接上的一块自然特别显眼,一看就知道是接了一大截,十分不协调。妈妈摆弄着接好的裤子,心里很难过,她真不忍心让女儿穿这接了又接的裤子,可是不穿又怎么办呢?那年月,要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是件不容易的事。乖巧的鞠萍看出妈妈的心愿,赶紧套上缝好的裤子,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在妈妈面前跳来跳去。“妈妈,你看,多新的‘花边’呀!”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妈妈的眼睛湿润了。
童年的鞠萍姐姐很爱劳动,她不仅组织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去学雷锋做好事,在家里也很想帮爸爸妈妈做点儿事,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表现的机会。
有一次,爸爸妈妈回荣成老家去了,只把鞠萍留在家里,这下她可逮着机会了,她绞尽脑汁,要做一件大事,好让爸爸妈妈回 来大吃一惊,可是做什么好呢?把被子拆洗了?不行,拆了肯定洗不动,也缝不上;把地重新拖一遍?也不行,这样做家中的变化不大,爸爸妈妈回来看不出来;把废报纸卖了?鞠萍摇摇脑袋,否定了自己。这件工作仍然不起眼,要干就干大事,她在屋子里绕来绕去,皱着眉头,托着腮帮子苦思冥想。突然,她的眼睛一亮,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
原来。她发现了爸爸妈妈床底下的鞋子,洗鞋子可是一件费事的工作,爸爸平时工作那么忙碌,很少有时间洗鞋子,尤其是他们最爱穿的皮鞋,大多是用鞋油擦擦了事,如果自己把家里的鞋子都洗了,再整整齐齐地摆好,爸爸妈妈回来第一眼准能看见,鞠萍一边想,一边起劲儿地干起来,她挽起袖子,把鞋子都抱到水池里,
鞠萍姐姐 活泼
边洗边快活地唱歌,不知不觉中,家里的大鞋、小鞋、布鞋、皮鞋、球鞋、棉鞋、拖鞋都被她洗干净了,按着顺序一溜儿地摆在墙边,看着自己的杰作,鞠萍非常得意,她数了一下,共50多双呢!果然,第二天,爸爸妈妈一进门就目瞪口呆了,只见几十双鞋沿着墙根摆了一圈儿,他们最珍爱的两双漂亮皮鞋,全都变得无精打采、蔫头耷脑了。面对着等待表扬的女儿,妈妈苦笑着点了点她的脑门儿。
由于音乐方面有些天赋,鞠萍被学校的音乐老师推荐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应试。考试那天,她临场发挥得特别好,面对着眼前的考官一点儿也不紧张,只唱了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就被录取了。
当鞠萍接到录取通知书准备到合唱团去报道时,正好赶上了唐山大地震。鞠萍与爸爸妈妈在马路上蹲了一大早,直蹲得疲乏不堪,也没有等到一辆车。原来,因为地震,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停开了。妈妈好心地劝她:“算了,咱今天不去了。”可她坚决不肯。爸爸只好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去报到。谁知到了合唱团,却没有人上班,她只好孤零零地转了一圈回家。妈妈抱怨她:“我让你别去了,你非得去,白跑了一趟。”
通过这件事,鞠萍暗暗地下了决心:“地震我都不怕,将来任何困难也别想影响我所爱好的活动。”
鞠萍生活照片(10张)
1976年,10岁的鞠萍考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合唱团。刚进合唱团时,鞠萍就被那个庞然大物吸引住了,她喜欢钢琴,喜欢那黑白相间的琴键,喜欢它发出的每一个韵律,喜欢看老师修长的手指在上面像快乐的小鹿一样欢跳……由于当时家里生活困难,父母根本不可能像今天的父母们那样为孩子买钢琴,而合唱团里的琴是不让随便动的,于是,每次排练的时候,她都不眨眼地盯着键盘认真地记老师是怎么弹的。回到家里,她把记忆中的琴键画在书桌边上,一有空就坐在桌前边唱边“弹”,就这样,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苦练,鞠萍竟然学会了弹琴,有一次,团里的伴奏老师突然生病了,鞠萍就大大方方地走上台去伴奏鞠萍简介,同学们先是非常惊讶,然后便为她鼓起掌来。
鞠萍虽然不是独生子女
,但也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可每次参加合唱团的活动,都是她自己机独来独往。有时,早上六点钟就要离开家,晚上演出结束以后,都快12点了,她还要自己拿着月票,乘末班车回家。
永远和小朋友在一起。
鞠萍有着一个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但是,她却很少有时间去爱自己的儿子,因为她把爱都分给了全国的小朋友们。当记者问:“以后不能做鞠萍姐姐时,你将做什么?”“我是学幼儿教育的,做少儿节目也有二十年了,我觉得这份工作很适合我,它让我永远有颗天真的童心,博大的爱心和宽容的耐心,将来当不了鞠萍姐姐,我就当鞠萍阿姨、鞠萍奶奶。”鞠萍做了如是回答,看来鞠萍会永远和小朋友们在一起。
《大风车》;
《成长在线》;
《动漫世界》;
《金螺号》
1989年春晚上的鞠萍
1986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红嘴鸽·小白帆》&王澍;
1988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我们的世界》&陈述、李扬、董浩;
1990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娃娃世界》&董浩、李扬;
1994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跨世纪的公民》&蓝天野;
1995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太阳的心愿》&孙小梅、曾媛、贺斌;
1997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同一片蓝天》&董浩;
1998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爱星满天》&董浩;
1999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世纪之花》&董浩、曾媛;
2000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我们的世纪》&董浩、曾媛、哆来咪、贺斌、张泽群;
2001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快乐起飞》&董浩、周涛、赵忠祥;
2004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和祖国一起飞》&董浩、魏准、田燕楠;
2005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感动未来》&董浩、耿晨晨、月亮姐姐、段丽阳、贾云哲;
2006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梦想乐园》&董浩;
2008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我们在一起》&董浩、朱军、月亮姐姐;
2009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童心如歌》&董浩、耿晨晨、月亮姐姐、林妙可、贾云哲;
2010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和祖国一起成长》&董浩、红果果、黄炜;
2012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幸福像花儿一样》&董浩、月亮姐姐、黄炜、绿泡泡、红果果;
2013年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快乐的节日》&董浩、红果果、绿泡泡、黄炜、月亮姐姐、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
1985年6月1日开始主持幼儿节目《七巧板》;
1987年发行第一盒录音带《小乐手》
活动现场(19张)
;

1988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李扬;
1988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我们的世界》并演唱歌曲《铅笔盒幻想曲》;
1988年9月主持《中央电视台成立30周年文艺晚会》&谢添;
1989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宋世雄;
1989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蓝地球·红太阳》;
1990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娃娃世界》&董浩、李扬;
1990年参加央视《元旦晚会》表演小品《卖鞋》&冯巩、赵忠祥等;
1991年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
1991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我们的太阳》;
1991年主持《家庭趣味游戏晚会》&冯巩;
1991年参加《鞠萍儿童歌曲演唱会》并演唱《种太阳》、《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歌曲;
1992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唱《银屏心相印》;
1993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让梦想和我们一起走去》&董浩、刘纯燕、曾媛;
1994年1月随中国青年电视导演主持人访问团赴日交流;
1994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跨世纪的公民》&蓝天野;
1994年5月26日主持《爱在人间-大型慈善募捐演出》;
1994年7月随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艺术团赴澳门演出并担任导演主持人;
1994年9月主持《全军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1995年3月-1997年3月担任《大风车》制片人责任主编之一;
1995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太阳的心愿》&孙小梅、曾媛、贺斌;
1996年5月参加心连心艺术团赴江西井冈山演出;
1996年4月参加《校园幽默剧》演出扮演鞠豆豆老师;
1996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首届亚洲少年电视邀请赛》;
1997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同一片蓝天》&董浩;
1998年参加《公安部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表演小品《不妨一试》;
1998年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1998年6月1日主持第四届金童奖颁奖晚会《爱星满天》&董浩;
1999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世纪之花》&董浩、曾媛;
199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董浩;
2000年参加《春节戏曲晚会》&郭达、李金斗;
2000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0年12月10日主持《金色梦想-第五届金童奖颁奖晚会》;
2001年担任六一8小时特别制作总导演之一;
2001年主持央视人民大会堂“六·一”晚会《快乐起飞》
2001年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2002年1月参加《元旦相声小品晚会》;
2002年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2002年12月参加《金鹰奖颁奖晚会》;
2002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李咏、王小丫、秦梦瑶等表演小品;
2003年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朱军、白燕升、董艺;
2003年客串演出冯小刚电影《手机》;[1]
2004年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2005年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2005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感动未来》;
2005年主持《童心里的歌》大型儿童歌曲推广演唱会;
2005-2010年连续参加《新年新诗会》
鞠萍抱着大熊猫
;
2007年主持央视《千秋华宴-春节戏曲晚会》&毕福剑、董艺;
2007年参加大型奇幻儿童互动剧《爱的彩衣》扮演凤凰女王;
2008年主持《英雄少年-2008年抗震颁奖晚会》&白岩松;
2007年主持《分享快乐-听鞠萍姐姐讲六一晚会的故事》&贾云哲;
2008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朗诵《温暖2008》;
2009年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表演京剧《白毛女》;
2009年6月1日参加《和歌声一起成长》六一特别节目&月亮、董浩;
2009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童心如歌》&林妙可等;
2010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和祖国一起成长》&红果果、董浩、黄炜;
2011年主持《2011国际青少年大联欢主题晚会》&董浩、月亮、黄炜;
2011年主持《春节戏曲晚会》&白燕升等;
2011年主持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五次全国魔术比赛暨中国.宝丰第五届魔术文化节&牛群;
2012年6月1日主持央视“六·一”晚会《幸福像花儿一样》&董浩、月亮姐姐、黄炜、绿泡泡、红果果;
2013年2月8日参加《年代秀》春节特别节目,与博林、陈翔、岳跃利等一起过新年;
2013年参加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献唱《欢歌贺新春》;
2013年参加2013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狠心”咒语,杜绝蛮横小霸王
1993年1月22日,大年三十,这是一个让鞠萍永远也忘不了的“特别”日子。那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她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她知道,自己的另一段生命从此拉开序幕。
鞠萍和丈夫商量,为儿子取名叫蒋翼遥,希望他能带着父母希望的翅膀飞向遥远的未来。小翼遥的出生,给鞠萍带来了许多新乐趣。从儿子满月开始,鞠萍就为他记录成长的“足迹”。在鞠萍的钱包里、写字台上、办公室里,到处都有小翼遥可爱的照片,无论工作多忙或者生活里有多么不开心的事,只要目光停在宝贝儿子的相片上,鞠萍心里马上就有暖暖的温柔涌上来。
从《七巧板》到《大风车》,鞠萍在电视台做的一直都是少儿节目。因为职业的关系,鞠萍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孩子,但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当“鞠萍姐姐”和当妈妈并不一样,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小翼遥生性好动,小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因此照顾起来很辛苦。鞠萍每天在电视台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到了周末都不能在家休息,好不容易等儿子长到了半岁,她一“狠心”,把小翼遥送到了外婆家,让母亲帮忙照顾。
但是没过多久,鞠萍就发现母亲实在太“惯”这个小外孙了。她担心,翼遥因此变成“小霸王”,就跟母亲谈了几次,但是老人还是舍不得拒绝孩子的要求,事事顺着孩子来。鞠萍思量再三,最终将儿子接了回来,并专门给儿子请了一个保姆。在她看来,对孩子适度地严格,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如果等他长大了再去改一些坏习惯就困难了。在鞠萍的精心呵护下,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翼遥很小的时候被左邻右舍称为“小人精”,因为他特别机灵,每次家里来了人,小家伙总是很热情,让座倒茶什么的毫不含糊,“叔叔”“阿姨”叫个不停,特别招人喜欢。
有一次,电视台几位摄像师到鞠萍家做片子,临走的时候,还没上学的小翼遥摇着小手跟他们说:“叔叔慢走,以后常来啊!”大家惊讶之余,纷纷赞叹小家伙不简单,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这件事让鞠萍在单位里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
“赞美”咒语,培养孩子良性认知
在不少中国家长的观念中,认为过多地表扬会让孩子骄傲,只有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才是教导他们成才的最有效方式。鞠萍却不是这样,她认为学会适当地赞美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小翼遥刚学说话的时候,鞠萍就发现,只要家人惊喜地说我们家翼遥真棒之类的话,小家伙就会手舞足蹈说个不停,而且嘴里经常蹦出一些新鲜词。她半开玩笑地对丈夫说:“看起来,谁都愿意听好听的。孩子也吃这一套!”
但是,如何赞美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为此,鞠萍特意上网浏览了一些知名教育网站,学习中外先进家庭的教子方法。但是鞠萍也是自有一套的,在家里,她每次会对儿子说,“嗯,你做得不错。不过如果我是你,我会做得更好。”然后再把原因解释给孩子听。鞠萍说,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建立真正的信任,让孩子自己认为“我是最好的,我做得最棒!”一般孩子都喜欢父母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翼遥上学以后,鞠萍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有些不善于表达,而且理解能力跟同龄孩子相比也差一些。鞠萍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他的反应力,一有时间就强调“立刻”与“一会儿”的区别。因为自己有位“明星妈妈”,加上平时很受大人的宠爱,到了学校的翼遥一开始颇有点“小少爷”的脾气,老师一批评他,他的嘴巴就撅得老高,眼泪汪汪的,不服气。鞠萍知道以后,心里虽然生气,但还不想“狠狠教训一番”不懂事的儿子,男孩子的反叛心理很重,如果处理方法不对,他会变得更加调皮。
那天,鞠萍接儿子放学后,带着他去了西单一家专门卖儿童用品的商店,让翼遥挑了一个他要了很久的变形金刚。然后,鞠萍问他:“你为什么不挑别的呢?”翼遥想了想,告诉妈妈:“因为大家都喜欢它。”鞠萍笑了:“对呀,大家都喜欢它,那是因为它既聪明又勇敢,还从不惹人生气,对吧?”翼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鞠萍鼓励儿子说:“那翼遥是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呢?妈妈知道翼遥是最聪明、能干的孩子,那为什么会把老师都弄生气了呢?”翼遥的脸马上就红了,摆弄着变形金刚的手也开始不自然起来。
鞠萍还特别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小翼遥曾经直接地告诉妈妈,自己不喜欢妈妈太过严肃的样子。所以鞠萍平时对儿子很温和,她经常把要表达的意思含蓄地暗示给儿子,虽然这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和理解,但是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他们自然愿意、也能够做到。
小翼遥在学校的成绩不是很好,中等偏下,而且有点偏科。可是学习成绩并不影响他成为班上的“孩子王”。他笑呵呵地说这可跟他的明星妈妈没关系,“我在学校里比‘鞠萍姐姐’的名气要大。”
只要时间允许,鞠萍就会让儿子把他同学、朋友带到家里来玩,也放心地让他去同学家玩。鞠萍还经常带翼遥到同事和朋友家串门,特意培养孩子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协作能力,也让儿子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领导人”。班上组织什么活动,他都能自如地担负“小领导”的角色。
谈到儿子翼遥,鞠萍笑言他们母子之间更像是“好哥儿们”。不过虽然鞠萍平时不怎么干涉孩子的“自由”,但对儿子也有要求严格的地方,那就是一定要自立、自强,从小养成节俭的作风。翼遥从小就特别喜欢吃甜食,去麦当劳吃冰激凌时他吃完总是把外面那个蛋筒扔了,鞠萍就说:“既然你吃不完,以后就不能再买这个!”翼遥当时根本没放在心上,鞠萍也就没说什么。结果过了一个星期,他又要买冰激凌吃的时候,鞠萍就是不同意,把爸爸搬出来也没用。鞠萍冲丈夫使个眼色,郑重地对儿子说:“翼遥,你做错一件事情,就必须做好另外一件事情来抵消才行。”结果,小翼遥足足清洁了半个月的厨房卫生,才重新获得吃冰激凌的权利。从那以后,他就把爸爸妈妈的每句话绝对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他们说话是算数的。
“自信”咒语,让孩子感受到你为他自豪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鞠萍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了以后都成名人、大人物。但小翼遥从小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学过钢琴外语之类,因为鞠萍觉得,如果他没有兴趣,请再好的名师都是没用的。
翼遥原来有个特别“没出息”的理想——老师问同学们长大想干什么,大家的回答不是当市长、做大款,就是成为科学家、明星之类的,可翼遥却说自己将来想当一名司机。大家听后都乐了,他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错,回家以后就把自己的困惑跟妈妈说了。鞠萍听了儿子的“理想”却很高兴,她告诉儿子:“一个班里那么多同学能出几个大科学家、大作家?你想做的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踏实最棒的。”
鞠萍总是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不管你想做什么,如果你觉得是对的而且不会伤害到别人,就去做,只要你能做好。
上了初中以后,翼遥的性格变得特别温顺,对待同学、朋友十分热心。在生活上,翼遥一切都能自理,早晨鞠萍和丈夫都要很早起来,翼遥也习惯自己起床,自己热早餐,晚上不用父母提醒就自己洗澡上床睡觉。
翼遥一直是妈妈最忠实的观众。一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少儿频道进我家,塑造未来共成长”为主题的宣传策划活动。在妈妈的鼓励下,翼遥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在直播现场,当看到儿子面对全国亿万观众时那一副从容不迫、充满自信的样子,鞠萍开心得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有一次,鞠萍很坦诚地告诉翼遥说,儿子,你是妈妈的骄傲!虽然当时翼遥没说什么,但是鞠萍看得出来,儿子当时特别感动。那一段时间,儿子每天干什么事情都显得很有精神。以前,翼遥总是不喜欢妈妈亲自己的脸,他觉得那是对女孩子才有的行为,太“肉麻”了。但是过了几天,早上上学出门的时候,冀遥突然主动在鞠萍脸上亲了一口,说:“妈妈,我真的很喜欢你!”那一刻,鞠萍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从名人家庭中走出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时不时地受到父母的“冷落”。特别是新春佳节时,翼遥的生日按农历算正好是大年三十,但通常情况下鞠萍简介,妈妈都不能陪自己过节、过生日。可是翼遥没有抱怨,当他每次想妈妈的时候,都会打开电视看妈妈的节目,“鞠萍姐姐”的音容笑貌从荧屏里走出来,同样定格在他的心中。
鞠萍曾说,她只给了儿子生命,然而儿子给她的却是整个幸福的世界。这一段浓浓的母子亲情,怎么不让人欷歔赞叹、为之感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