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传电报和文件的区别 镇芳楼及镇南房:机密文件 电报收发
镇芳楼及镇南房:机密文件 电报收发 镇芳楼、镇南房,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办公居住地,现场仍能感受到当年的工作氛围。 镇芳楼及镇南房 旧址档案 镇芳楼原为香山慈幼院董事会、院务会办公地。镇南房原为香山

镇芳楼及镇南房:机密文件 电报收发
镇芳楼、镇南房,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办公居住地,现场仍能感受到当年的工作氛围。 镇芳楼及镇南房 旧址档案 镇芳楼原为香山慈幼院董事会、院务会办公地。镇南房原为香山慈幼院男校教室。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此处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办公居住地。 镇芳楼是一座二层小楼,典型的新中国成立前建筑风格。曾经这里是香山慈幼院董事会、院务会办公地,在慈幼院建筑群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拾级而上,进入机要处办公室,几张办公桌两两相对,桌上摆着笔筒、茶缸和钢笔、墨水等用品,可以依稀想象当年机要处办公人员的工作画面。 镇芳楼里展示了一张历史老照片,是1949年md与dz在这里接见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时拍摄的。 画面里,代表们向md与dz赠与了一面锦旗。而镇南房又是另一种办公风格。 由慈幼院教室改造的办公室里,十余张办公桌靠墙并置,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一台大型的电报机,用于收发电文。 如今目睹当年的工作环境,仍能感受到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镇南房主要进行机密电文的接收。 由于机密电文根据规定是不能传送至各部门的,所以各部门的部长会每隔一段时间来一趟机要处查阅电文。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倪伟 新京报记者 吴江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