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初中历史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初中历史
从事政治教育已经三年了,我的感觉政治课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沉闷的”、“枯燥泛味的”。
平时课堂上教师只需照本宣科,学生只需死记硬背,政治课就在这种氛围下,一直了无生气地“活着”。
对于广大政治教育者应该做的是:政治课应该是快乐的,而且可以是快乐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自己及学生的细胞都快乐起来。
政治课才能快乐起来。
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寻找政治课快乐的元素谈一些看法:一、 情感投资、以爱结情“师道尊严”.这句话没错!但我们不必为了这句话而天天板着面孔.从早到晚都保持一副高高在上的黑脸孔。
学生会接受吗?你自己也快乐吗?所以,笔者们应该给学生以微笑。
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
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
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是失败的。
二、 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给学生表现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出来,才能给学生“身在其中”的愉快。
但在传统教育观念与体制下,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消失了,完全是疲于应付,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因此,教师应让自己的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我在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笔者让几个学生在教坛上演绎“探究园”里的角色,并让学生分析剧情,结果学生们涌跃表演并分析得很详细,所以,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通过角色转移,让他感受到事情的真谛,分析事物也如亲临其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自卑又成绩差的学生,突然提出要退学,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一个老师表扬过他,哪怕仅有的一次。
望着他那失望的眼神,笔者无话可说,拉着他回到了教室.向他提问了三个只需要回答一至两个字的问题,还大力地表扬他,几天后的政治课,笔者再次鼓励他回答问题,没等他说完答案,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笑了,笑得很坦然,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
那是来自心底的满足的笑。
从此以后,他不再提起退学的事。
因为他从师生的赞赏中寻找到了自信,体会到了成功。
当学生出现某种失误或挫折时,我们要优化接触方式.及时帮助他们转化“失败者”的心态,使之在尽快克服挫折中获得重新成功的勇气和力量,并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以获得第二次成功。
四、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政治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
我们可以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浏览一些官方网站及权威的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
但有一点要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的素材,但需要我们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
五、构建“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例如在讲《维护人格尊严》时,笔者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
上课后,笔者宣布今天要搞一次“维护人格尊严”大赛,并授予“维权小姐”或“维权先生”之称号。
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已跃跃欲试,五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
整节课就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
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初中到许多有关维权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
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有趣的案例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
所以经常从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些固定的栏目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并且把好的内容摘录下来,以备后用,学生达到了理论与时事相结合的效果。
例如在讲“受教育权”时,笔者在《今日说法》里找到一个视频——《小灰流浪记》,既让学生受到教育,也达到开阔眼界。
拓展知识的效果。
六、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切记对“快乐”教学的适度把握。
如果陕乐“无度,不注意对“快乐”的及时引导,结果“快乐”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导致教学失控。
3、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

有时候,“快乐”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总之,挖掘政治课教学中的“快乐”元素,让学生乐在其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教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在呼唤素质教育的的今天,广大教师更需要用这种快乐的模式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