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永乐大典现存多少 明成祖积书遗子孙编《永乐大典》

火烧 2022-08-26 19:40:53 1062
明成祖积书遗子孙编《永乐大典》   武功卓绝、对外宣扬“共享太平之世”的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上亦提倡和奖掖,重视文人,同样取得让后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是在此时编

明成祖积书遗子孙编《永乐大典》  

  武功卓绝、对外宣扬“共享太平之世”的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上亦提倡和奖掖,重视文人,同样取得让后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是在此时编纂而成的。

  积书遗子孙

永乐大典现存多少 明成祖积书遗子孙编《永乐大典》

  明成祖称帝后,将儒学视为“国家致治首事”,称“孔子代天立教,故万世帝王敬事之”。他认为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天下的知识散落在各种书中,不容易检阅,所以他希望将天下书籍全部收集,汇集成册。

  明成祖着衮龙袍画像(维基百科)

  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命大学士、有着明朝第一才子之称的解缙等人编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技艺之言,各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不过,解缙一开始并未理解明成祖的真正用意,他一年后拿出的编撰书册,成祖并不满意,认为“尚多未备”。

  永乐三年(1405年)成祖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永乐四年(1406年),成祖到御殿观览图书,问解缙道:“文渊阁内经史子集全备否?”解缙回答:“经史粗备,子集尚多阙。”

  成祖又说,士从家稍有余资便欲购书,况于朝廷?遂召礼部尚书郑赐遣使购访天下遗书。又指示购奇书要不惜代价,“书值不可计价值,唯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

  成祖还对解缙说:“置书不难,须常览阅乃有益。凡人积金玉欲遗子孙,朕积书亦欲遗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岂有穷也?”

  旷世奇书问世

  永乐六年(1408年),动用文人儒臣三千余人,辑古今图书八千余种,谓“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即囊括前代关于政治、历史、伦理、地理等方面所有重要著作的一套丛书问世,明成祖十分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藏于文渊阁中。据《进永乐大典表》记载,成书总字数约3.7亿字,一度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永乐大典》,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永乐大典》采用的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单个字分列在韵目之下,每个单字下详注音韵训释,备录篆、隶、草字体,然后分类汇编同这个字有关的天文、地理、认识、名物资料,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奇闻异事和有关的诗文词曲。这部书所征引的资料,采取原文抄录的办法,往往整段、整篇甚至整部书照抄下来。清代以来的学者从这部“大典”中分析出来的在当时已经失传的图书就达到了590种(附录4种),其中有338种被收入清代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之中。

  永乐大帝文治标志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时期文治的重要标志,其拉开了总结、整理传统文化典籍的序幕,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最难能可贵的是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很多都未删未改,实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

  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永乐大典》,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除了编撰《永乐大典》,成祖时期还编撰《大诰三篇》、《大明律》、《礼仪定式》、《表笺式》、《新官到任须知》、《韵会定式》、《六部职掌》、《科举程式》、《孟子节文》、《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孝顺事实》、《为善阴骘》、《劝善书》等书籍。

  后来成祖迁都北京后,在紫禁城内东庑南,又建“文渊阁”,南京的书籍大量北运,在把《永乐大典》运至北京后,专贮于“文楼”。而自此之后的二百年中,各种书籍和文章大量刊行,明朝学术上出现新的繁荣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