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红高粱是真实故事吗 莫言红高粱是真的故事吗

火烧 2021-04-25 01:38:57 1062
莫言红高粱是真的故事吗 是的。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余占鳌”)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

莫言红高粱是真的故事吗  

是的。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

后来,曹克明(“余占鳌”)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

农历8月21日晚,暴动开始。

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

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

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

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

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

……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

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

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

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

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

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

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

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

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红高粱是真实故事吗 莫言红高粱是真的故事吗

扩展资料:

《红高粱》站在民间立场上以“我”的回忆方式,讲述了一段悲壮的爱情传奇和惊心动魄的抗日故事。

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

对于抗战故事的描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红高粱》与以往革命历史战争小说的不同就在于,它以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

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有农民演绎的一系列野性故事。

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的:主线写以“我”爷爷为司令的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

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的本能的为生存而发起的搏斗。

这场战争,打死了一名日本少将,而参战的“老乡”也牺牲巨大;但毕竟取得了胜利。

在“我的故乡”高密引起重大反响,以致流传久远。

 

“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

我们村里一个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对我说: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

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

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风莲,花容月貌巧机关,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前……"可见,这场战争以及“我”爷爷、奶奶的在“我”的故乡人们心中的影响。

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的爱情故事串起。

余占鳌是戴凤莲出嫁时的轿夫,被戴凤莲的美貌所吸引,出于人的本能需求,一路上多次与她调情。

当土匪劫道的危情发生时,余占鳌勇敢的率众杀退土匪并杀死一匪徒。

后来,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开始了人性原始的、充满野性的欢爱。

再后来,余占鳌杀死了戴凤莲患麻疯病的丈夫,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

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故事中,被突显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和对性爱的迷醉以及狂野不羁的原始野性生命力。

这种对生活在民间世界里的农民直白、自由的、生动而形象的刻画,显然超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范畴。

概括地说,《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是依照了自然的生存模式。

尽管它讲的是抗日和爱情故事,但其中所突现出来的是民间真实存在的强悍生动的暴力与性爱内容。

与此相关的是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一改传统意识形态的脸谱化模式。

比如 “我爷爷”余占鳌是被突出的主要英雄,他的草莽性格和英雄气概都未经任何雕琢修饰,以其性格的真实还原出了人性的本色。

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 “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等人物的身上。

 “我奶奶”具有的那种温热、丰腴、泼辣、果断的女性的美。

罗汉大爷的忠诚、坚韧、不屈不挠的农民秉性以及“我父亲”小豆官的莽撞冲动的性格,都彰显出一种原始的放纵和勃勃生力,这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创作上是空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高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