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秀后来怎么样了 文秀皇妃,

火烧 2021-05-19 08:15:19 1069
文秀皇妃, 末代皇帝溥仪和妃子文绣离婚后文秀去了哪里结局如何离婚后去北京了,英年早逝,44岁。离婚后的文绣回到了北平,原本想再回到母亲身边,以自由人身份同家人团聚在一起,得享天伦之乐。1932年的暑假
文秀后来怎么样了 文秀皇妃,

文秀皇妃,  

末代皇帝溥仪和妃子文绣离婚后文秀去了哪里结局如何

离婚后去北京了,英年早逝,44岁。

离婚后的文绣回到了北平,原本想再回到母亲身边,以自由人身份同家人团聚在一起,得享天伦之乐。

1932年的暑假刚过去,文绣恢复了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学当上了一名教授国文和图画的教师。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于日本铁蹄之下,文绣的生活不得安宁。倚仗日本人势力的警察、保长或狗腿子们,接二连三地登门向文绣敲诈勒索,甚至逼迫文绣为“大东亚圣战”贡纳重金。

如此几年下来,文绣真正成为穷困的平民百姓了,不得不卖掉她在刘海胡同的宅院,另找地方租房住下来,以出卖体力劳动讨生活。

先是在家里以糊纸盒挣钱度日,一度还去到瓦工队里当苦力工,因经不起重体力的劳累,最后在街头巷尾里,以叫卖香烟为生,饱尝了人世间的饥寒困苦。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国民党统治北平。文绣经过友人的介绍,在华北日报社当上了报纸校对员。

因工作认真尽职,外加才学出众,深得社长张明炜的器重。张社长非常同情文绣苦难的一生,出于关怀之情,亲自出面将文绣介绍给刘振东做妻子。

文绣与刘振东经过半年的了解与相恋,于1947年夏季在北平结婚,并在北平西城白米斜街租房安了新家庭。婚后夫妻感情融洽,使文绣享受了完满的家庭生活。

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一生未育有子女。当时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事后,由刘振东所在清洁队帮助钉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公义墓地里。

扩展资料:

1931年8月23日,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向溥仪要求离婚,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仪对她的冷落,和宫中的不自由。

这件事情对逊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还有溥仪本身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这可以说是对旧式文化的一种挑战。

之后的两个月,淑妃文绣坚持自我的想法,不顾家族的反对和指责,也不理睬溥仪聘请的律师所提出的和解方案,坚决的向天津地方法院要求和溥仪离婚。

经过两个月的双方律师签字和谈的结果是;淑妃文绣和溥仪皇帝完全断绝关系,溥仪必须支付5.5万元作为赡养费,双方互不损害名誉。

文绣在离婚后所拿到的赡养费,支付了律师费用和期间种种支出之后,用所剩不多的钱办了一所小学并任教于该校。

于1947年夏季在北平(今北京)与刘振东结婚,并在北平西城白米斜街租房安了新家庭。婚后夫妻感情融洽,使文绣享受了完满的家庭生活。 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担任过教职的皇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额尔德特·文绣

曾经的末代皇妃文绣为什么和溥仪离婚?

文秀皇妃是为数不多把影像留给我们的一位皇帝的爱妃。通过他的相片,我们可以看得出,文秀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人。当年文秀与溥仪其实非常的恩爱。无论溥仪出席任何场所,到任何地方,他都会带着文秀。

但即使这样,后来的文绣皇妃还是主动和溥仪离婚,而并不是被动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皇帝离婚的妃子。在溥仪身上发生了太多的第一次。他也是一个传奇性的皇帝。小的时候,溥仪就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后来袁世凯进入皇宫之后,把溥仪赶走,日本人有利用溥仪建造了为满洲国,让溥仪又一次做了傀儡的皇帝。

在这个阶段,文秀皇妃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但是新思想的灌入,让纹绣有了离婚的想法,我想每一个女人不因里面没有了真切的事情谁也不愿意一直这样下去。《我的前半生》里面。溥仪对自己的身体有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溥仪自己写的自传。因为溥仪的身体机能上一直存着一些男人病。所以文绣皇妃才与她离婚。

作为一个皇帝,我觉得这样的事情真的有点说不出口,但是溥仪的心态比较好,否则也不会在书中把这些话说出来,从另一点也能看得出溥仪对文绣皇妃还是非常疼爱的。老年的时候,溥仪还是找到了一位自己疼爱的女人。她是一位护士。两个人也算搀扶走过了这一生。和我想在溥仪的心里面纹绣,还是他一生当中最爱的女人。

末代皇帝的妃子文绣最后是怎么去世的?

因病去世。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因刘振东表现较好,解除其监督管制,分配到北京西城区清洁队当工人。有了工作挣到工资,一家子生活有了保障,文绣和刘振东也搬迁到清洁队附近的西城辟柴胡同,住进约有10平方米的小房里。

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一生未育有子女。当时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事后,由刘振东所在清洁队帮助钉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公义墓地里。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额尔德特·文绣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父去世后,母蒋氏携三女析居花市,过平民生活。8岁时,就读于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聪颖好学,颇谙事理。

1922年,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初期,与溥仪感情尚好。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袖藏利剪,自尽殉清,未果。

1931年8月,伺机脱出天津,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刀妃革命”一时间成为天字号新闻;10月,正式宣告与溥仪离婚。

1932年,任教于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学,后因不堪忍受骚扰辞职,过隐居生活。“七七事变”后,坚辞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大节不亏。

1947年夏,与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靠租平板车生活。解放后,因有立功表现,刘被解除管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额尔德特·文绣

文绣最后是怎么死的?

生于百年望族,长于败落之家

文绣,小名蕙心,学名傅玉芳,蒙古族,姓额尔德特氏。清顺治元年(1644年),家族跟随多尔衮入关,按所在旗被分配在北京安定门内定居,世代有人在清朝为官。 清人笔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讲过一则“粉侯捉御史”的轶事:都察院副都御史的车马因未及时给粉侯(恭亲王奕讠斤的女儿荣寿公主)让路,被粉侯手下扣留。后来副都御史亲自叩头求情,才被放行。这位副都御史名叫锡珍,就是文绣的祖父。 锡珍官至吏部尚书,后来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是他的门生。锡珍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有500多间房产,和6个儿子聚族而居。文绣之父端恭,是锡珍长子,曾做过内务府主事的小官。清朝垮台之后,锡珍后人失去俸禄钱粮,先是“吃瓦片”,即收取房租,后又变卖房产,坐吃山空还要维持奢华的生活。 文绣于宣统元年(1909年12月20日)生于方家胡同老宅,生母蒋氏,汉族人,是端恭的续弦。端恭死后不久,兄弟6房分家单过,蒋氏只分到很少的钱财,带着长女文绣、次女文珊及端恭前妻的一个女儿,搬到崇文门外花市附近租房居住。因家境日渐贫寒,母女们靠在花市承接挑花的针线活计为生。   太妃勾心斗角,皇后变成皇妃 1921年初,文绣刚过11岁,宫里传来要为已退位但仍保留帝号的溥仪选择皇后的消息。因文绣祖上是已入旗籍的蒙古族贵族,符合候选条件,文绣的五叔华堪(在清末也做过吏部尚书)来和蒋氏商量,要给文绣照个相片送去参选。据文绣的堂侄女傅嫱的回忆文章《末代皇妃文绣的一生》说:“蒋氏回家告诉文绣,文绣坚决不从,曾一度想寻死。最后在蒋氏和我爷爷(即五叔华堪)的说服下,只得去照了相片,送交内务府。”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说:“照片送到了养心殿,一共四张。在我看来,四个人都是一个模样……便不假思索地在一张似乎顺眼一些的相片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圈。这是满洲额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名叫文绣……这是敬懿太妃(同治皇帝遗孀)所中意的姑娘。 这个挑选结果送到太妃那里,端康太妃(光绪皇帝遗孀)不满意了,她不顾敬懿的反对,硬叫王公们来劝我重选她中意的那个,理由是文绣家境贫寒,长的不好,而她推荐的这个是个富户,又长的很美。她推荐的这个是满洲正白旗郭布罗氏荣源家的女儿,名婉容。” “可是敬懿和荣惠两太妃又不愿意了。不知太妃和王公们是怎么争辩的,结果荣惠太妃出面说,即然皇上圈过文绣,她是不能再嫁给臣民了,因此可以纳为妃。” 就这样,1922年11月30日,未满13周岁的文绣进宫,成了16岁的溥仪的淑妃。 文绣进宫后,住在西六宫的长春宫。长春宫曾是慈禧太后住过23年的地方,装饰华丽,陈设精美。但是文绣心情一直抑郁苦闷。文绣自幼喜欢读书写字,长春宫的西配殿承禧殿是她的书房。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   毅然逃出樊笼,公开提出离婚 文绣1925年3月5日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25日从天津住所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上法院,遂经双方律师交涉“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绣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体面,还于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不善持家理财,生活渐入困境 文绣虽然拿到5.5万元的赡养费,但支付过律师费,开销了出走进住过的高档宾馆房费,以有酬谢了帮过忙的亲友人情,回到北平后,手中只余2.6万元。开始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曾在北平私立竞存小学当过国语教员,因不堪好事猎奇者的骚扰,只干了一年多就辞职。后在德胜门内刘海胡同买了一座9间房子的小院居住,还雇了4名用人。 由于文绣坐吃山空,加上日本侵占北平时期遭坏人敲诈勒索,生活日渐贫困,陆续辞退用人,卖掉住房,最终投奔到昔日母亲蒋氏曾周济过的一个穷亲戚家中借住。文绣那时曾糊过纸盒,摆过烟摊,甚至还到工地当过担泥运砖的小工。   中年再度嫁人,贫病抑郁而死 1947年,38岁的文绣曾在《华北日报》当过校对。为了生计,与报社社长的表弟、时任北平行营长官李宗仁部下少校军需官、40多岁尚未结婚的河南人刘振东结婚,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租了三间房屋安家度日。 1948年,李宗仁去南京当了副总统,刘振东就此退伍从商,用退伍费开了个只有8辆平板车的货运车行。不久北平面临解放,当过国民党军官的刘振东心中害怕,想要逃往台湾找军中的熟人谋生。不想因天津解放,海路不通,没有走成,家当又已卖光,从此陷入贫困。 解放后,白米斜街的居民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刘太太”就是昔日的淑妃文绣。刘振东被政府管制,文绣虽未被管制,也要交待问题,并遭邻居们的冷眼相对。 1951年,刘振东的审查结束、解除管制,被安排至西城区清洁队当清洁工人,清扫公共厕所。为了上班路近,刘振东偕文绣搬到西城区辟才胡同西口居住。 1953年9月17日晚10时,文绣因心梗死于家中,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事后由刘振东所在清洁队帮助钉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安定门外的义地里。文绣终年43岁,一生未有子女。 文绣活了43岁

末代皇妃文秀为何自曝还是女儿身?

刚开始来了,从侧面说明不行的问题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