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是好人吗 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芈月是秦始皇什么人

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芈月是秦始皇什么人
芈月是秦始皇什么人
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即“祖父的祖母”。
芈月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秦国的宣太后,她执政秦国四十一年,将秦国从战国七雄变成惟一强秦,列国从此再无还手之力,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从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5代,世系表是:秦宣太后(高祖母)→秦昭王嬴稷(曾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祖父)→秦庄襄王赢子楚(父亲)→秦始皇嬴政。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
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2、诱灭义渠
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前331年,义渠国内发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庶长操平定内乱。前327年,秦惠文王在义渠设县,义渠王向秦国称臣。
前319年,秦国攻打义渠,夺取了郁郅(今甘肃省庆阳市东)。[7]作为报复,次年义渠参与了公孙衍合纵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于李帛(今甘肃省天水市东)。
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义渠,攻取了徒泾(位于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境内)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但仍保留一定实力。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
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3、失势隐退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
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首都咸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太后
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秦始皇是芈月的玄孙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芈月的家族成员:
1、丈夫
秦惠文王嬴驷
2、儿子
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3、孙子
秦孝文王嬴柱、悼太子
4、曾孙
秦庄襄王嬴子楚
5、玄孙
秦始皇帝嬴政
扩展资料
芈月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 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
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2、主掌秦政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
3、诱灭义渠
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4、失势隐退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后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首都咸阳。
5、晚年去世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宣太后
芈月是秦始皇什么人?芈月和芈姝是什么关系
芈月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即“祖父的祖母”。芈月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秦国的宣太后,她执政秦国四十一年,将秦国从战国七雄变成惟一强秦,列国从此再无还手之力,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从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5代,世系表是:秦宣太后(高祖母)→秦昭王嬴稷(曾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祖父)→秦庄襄王赢子楚(父亲)→秦始皇嬴政。
芈月和芈姝的关系
在影视剧中是同父异母的两姐们,芈姝是楚国的嫡公主,身份尊贵,芈月被迫陪同芈姝嫁到秦国,成为后为秦惠文王后。
历史上真的没有芈姝这个人,影视作品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芈姝的原型是历史上的惠文后,公元前334年,惠文后来到秦国与秦惠文王联姻,称魏夫人。惠文后与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29年生下秦武王,历史上二人没有关系
扩展资料:
惠文后人物生平
公元前334年,惠文后与秦惠文王联姻。
公元前329年生下秦武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其弟争夺王位,惠文后扶持公子壮,公子壮僭立,号季君。而在魏冉支持下,秦昭襄王继位,魏冉担任将军,保卫都城咸阳。
公元前305年,公子壮与惠文后遭诛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惠文后
芈月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芈月一般指宣太后,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生秦昭襄王嬴稷。
孙子,秦孝文王嬴柱、悼太子,曾孙,秦庄襄王嬴子楚,玄孙,秦始皇帝嬴政。
扩展资料: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秦孝文王元年,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庄襄王薨,享年三十五岁。子政继位,是为秦始皇帝。秦王政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宣太后
芈月是秦始皇的谁 图揭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芈月即秦宣太后,秦始皇的高祖母。她出身楚国,芈姓,也称芈八子(八子为当时妃子的一个等级),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
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之后兄弟争抢王位,芈八子在弟弟魏冉的帮助下,立自己所生的公子即位,即秦昭襄王,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秦昭襄王年少,实际的权力遂掌握在了王太后的手中,她开始了长达41年的临朝称制。
扩展资料
宣太后,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宣太后出身于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
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芈八子所生的公子即位,即秦昭襄王,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称制。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宣太后
芈月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芈月是怎么死的
她是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死因是病死的。
芈月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芈月的名字据兵马俑上的残字“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 她是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宣太后芈八子(芈月是作者蒋胜男在小说《芈月传》中给她起的名字,历史上对她的称呼是宣太后或芈八子),也是将战国七雄中的弱国秦国在短短四十年内打造成最强国,为秦始皇一统天下打下坚实基础的女政治家。 公元前306年,17岁的嬴稷即位秦王,芈八子成为太后。值得一提的是,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太后”尊号的女人(之前诸侯的妈和正妻都被称为XX夫人、X王后,XX和X一般是祖国父姓或丈夫谥号,如齐姜、许穆夫人、惠文后等,从属于父权和夫权),也是第一个以太后身份临朝摄政的女人,长达四十一年,前无古人。芈月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芈月传主要人物关系图
芈月和秦始皇的关系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孙俪扮演的人物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芈(mǐ)八子。而她孙子的孙子(玄孙)就是我国帝王界著名的——秦始皇嬴政。
在历史上,芈月是个牛气冲天的人物。因为自她开始,往下四代,她孙子的孙子(玄孙)就是我国帝王界著名的带头大哥——秦始皇嬴政。没错,在这里为广大观众解答,芈月正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也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秦始皇和芈月是什么关系?秦王嬴政是谁的儿子
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王嬴政是秦庄襄王和赵姬的儿子。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的儿子有两个,悼太子和秦孝文王。 秦昭襄王嬴稷之后,秦国国君依次为:秦孝文王(秦始皇祖父,秦昭襄王之子),秦庄襄王(秦始皇父亲,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秦庄襄王之子)。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4岁。 悼太子(?前267年),嬴姓,赵氏,其名失考,战国末期秦国太子,秦昭襄王的长子,秦孝文王的哥哥。 悼太子曾被派到魏国做人质,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悼太子在魏国去世,葬于芷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另立安国君(即秦孝文王)为太子。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嬴姓,赵氏,名柱(一作式),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始皇(48)芈月是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