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发文化 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善文化微散文
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善文化微散文
浅谈宁波善文化的时代特色
刘永成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是一个地方精神的长期积累和凝聚,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
无论是从宗教的角度去分析,还是从历史的视野去研究,宁波的善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即人们有行善的传统。
从宗教看,弥勒佛的化身——奉化布袋和尚乐行善事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而妈祖传说、普陀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劝人为善,也对宁波影响广泛而深刻。
从历史看,河姆渡“稻作文明”孕育了宁波人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性格,形成了温敦淳朴、仁慈宽厚的民风。
同时,地处沿海的宁波人在向大海讨生活,在和外界交往中,形成了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济世胸襟和至情至性、宽容大度的文化基因。
有人说,宁波传统文化基因里“善”的因子更加突出,如: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
我认为,祖辈的这种人文精神,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善文化”。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宁波善文化的核心就是“与人为善、乐善好施”。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文化是一种形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就是宁波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它的文化内涵,就是心存善良,以宽广的胸怀、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就是为人着想,力所能及乐行善事,尽己所能乐于助人。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不错,在宁波人的价值取向中,把“善”字摆在了很高的位置。
无论是对于急难灾祸的相互接济,还是对于造桥梁、铺道路、修凉亭等公益事业的热心奉献,以及海外“宁波帮”爱国爱乡、报效桑梓的各种行为,都表现出宁波人胸怀四海、普济苍生的人本主义情愫。
如今,从一个个市民向素不相识的白血病人像罗南英、小志安等伸出援助之手,到林萍捐肝救女童;从连续15年的全民“慈善一日捐”,到“顺其自然”的慈善损款;从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到数以万计的群众参与结对助学行动……类似的爱心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从中显示出宁波人富有爱心、乐善好施的精神特质。
更重要的是,宁波的这种文化传统,在民众从未间断的爱心接力和慈善行为中,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与人们渴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自然地完成了对接融合,从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爱的不断地互动和延伸,爱心精神的不断升华和扩展,既验证了善文化的时代特质,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
透过宁波的“爱心现象”,我们看到,这种爱决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形成积累的社会文明风尚的折射,也是多年来我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等方面作出努力的结果。
因此,善文化铸就了宁波城市文明的品格,宁波这个城市因爱心而更加美丽动人,因友善而更加文明和谐。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为核心的宁波善文化,还包括“低调行善”和“我行善我快乐”等精神内涵。
宁波人做善事献爱心不唱高调不作秀,这也是宁波“只做不说”的城市人格。
宁波人的低调务实精神是出了名的。
南宋时,陆游从绍兴乘船来宁波访友,曾留下这样的诗句:“高帆斜挂夕阳色,急橹不闻人语声。
”只见“急橹”,“不闻人语”,从中折射出宁波人自古就有低调实干的精神。

宁波人珍视这种低调实干精神,继承这种低调实干精神,发展这种实干精神,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低调行善文化。
“顺其自然”的匿名捐款,不仅写下爱的传奇,也为人们演绎低调行善的含义。
记得2006年,我陪同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国”大型摄制组在宁波拍摄“甬城之爱”和“寻找神秘的人”这两集专题片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在宁波有许许多多像“顺其自然”这样的故事,匿名捐款在这个城市已蔚成风气。
现在,宁波人行善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刻意渲染,也不自我标榜,更不追名逐利,从来不图回报。
涓涓细流汇成浩浩大海。
从一个人成为一个群体,进而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一座城市都把帮助别人养成习惯,共同演绎倾城之爱的时候,“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文化氛围便日趋成熟了。
与此同时,宁波的善文化包含了“我行善我快乐”的精神元素。
这种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做善事既帮助了别人,又快乐了自己;快乐不仅是行善的结果,也可以是行善的动因。
罗曼·罗兰说:“爱和善是幸福,也是真理,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幸福的真理。
”在蓝天下共享阳光,把爱和善良撒满人间,已成为宁波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集体意识,是宁波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生活时态。
如今,一个个志愿者活跃在宁波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走入人们的视野和心灵,使需要帮助的人及时得到帮助。
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行善事、做好人,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召力,是一种传递文明和爱心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凝聚真善美的道德力量。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也是越来越多人认同的价值观。
积极、持续地参与志愿者活动,将逐渐成为许多人行善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其涵义已远远超越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并将成为一种更好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公共途径。
广大志愿者在温暖别人,也照亮自己,也找到了更深刻的内心提升和快乐。
时代呼唤慈善,社会追求和谐。
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宁波善文化的传统,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