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郑和下西洋吴宣 郑和下西洋历史题

火烧 2021-05-08 07:28:11 1067
郑和下西洋历史题 1.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题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建立威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政治上,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给

郑和下西洋历史题  

1.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题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建立威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政治上,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加强了贸易往来;

文化的交流:海事与宗教信仰的发展:妈祖信仰也借助此航行,传播到南洋诸国。这是下西洋文化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也是影响至今的。

建议看一下百科:/view/24124.(自己总结了下)

2.历史题目 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

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唐宋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明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 3.有永乐帝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郑和这样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3.历史题

积极影响:郑和下西洋后,亚非各国纷纷遣使与中国通好,进行贸易;郑和远渡重洋,增进了中国对亚非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消极影响:明政府”厚往薄来“的贸易规则,以显示明朝国力强大.人民富足。这种不计经济利益的政策,成为明朝沉重的经济负担 。

郑和下西洋只是炫耀明王朝的富有 炫耀国威 带的一些国内的东西也是白送别人的 不存在商品交换或贸易 它是为落后的封建阶级服务的(当然也有积极的方面 比如传播了中华文化) 新航路开辟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外部市场,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的原始积累 一方面可以掠夺财富、抢占原材料、开发商品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可以取得大量廉价劳动力 前者代表落后的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 后者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 顺应时代和历史发展潮流 两者历史意义显而易见。

郑和下西洋吴宣 郑和下西洋历史题

4.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题目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答案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