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霍金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一生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一生
爱因斯坦错了——他说“上帝不玩色子”。对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时候他会把我们弄糊涂史蒂芬·霍金简介,因为他把它们丢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史蒂芬·威廉·霍金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也是黑洞理论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诞辰。英国物理学家与宇宙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于今日去世
史蒂芬·威廉·霍金史蒂芬·霍金简介,1942年1月8日出生,出生当天正好是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伽利莱逝世300年忌日。他是英国物理学家与宇宙学家,生前任职剑桥大学理论宇宙学中心研究主任。
1959年,霍金进入牛津大学读书,物理导师罗柏特?柏尔曼后来称赞霍金是他所教导的学生中最具有聪明才智的一位,“他只需要知道某个问题有答案,不需要查看其他人怎样解答,他都可以给出答案”。
1962年10月,霍金开始在剑桥大学三一学堂攻读研究生。那时,关于宇宙初始有两种主流理论:大爆炸理论与稳恒态理论。60年代,稳恒态理论的预测被发现与天文观测结果不符,霍金觉得稳恒态理论的未来可能相当坎坷,于是他开始投身研究大爆炸理论。果真,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于1965年测量到宇宙背景辐射,彻底摧毁了稳恒态理论。
青年时期的霍金
罗杰·彭罗斯于1965年提出理论阐明,假设恒星在生命末期坍缩成黑洞,则不论恒星原本状况为何,不论它怎样坍缩,它都会在黑洞中心坍缩成一个密度无穷大、曲率无穷大的时空奇点。霍金从这最早的奇性定理中得到启发,设想整个宇宙从一个密度无穷大、曲率无穷大的时空奇点向外爆炸。他撰写的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研讨的就是这论题。霍金发表的论文《奇点与时空几何》与彭罗斯的论文共同赢得了当年的亚当斯奖。
霍金21岁时,医生诊断其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剩两年可活,但很奇妙地,病情的恶化渐渐缓慢下来。不过几十年来,由于这种疾病,他的身体在逐渐瘫痪,晚年已全身瘫痪,不能发声,必须依赖语音合成器来与其他人通话。
1964年10月霍金与女友简·怀尔德结婚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即霍金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霍金辐射的发现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即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
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是错误的。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
霍金是皇家文艺学会的荣誉会员,并曾经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后者是美国所颁发最高荣誉平民奖。从1979年至2009年,霍金是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
2009年8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颁予霍金总统自由勋章。图为奥巴马与霍金、霍金女儿露希在白宫蓝室畅谈的留影纪念
霍金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他与罗杰·彭罗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的彭罗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关于黑洞会发射辐射的理论性预测(现称为霍金辐射)。
霍金撰写了多本阐述自己理论与一般宇宙论的科普著作,广受大众欢迎。其中《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曾经破纪录地荣登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共计237周。但由于其内容生涩难懂,很多人买回家并不看,因而也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霍金参与了客串。2017年他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霍金对地球居民提出警告,若外星人来到地球,会如同当年欧洲人哥伦布造访美洲大陆之后,美洲原生居民消失殆尽一样,不具足够对抗力量的地球人不会有好的下场。
霍金曾经有过两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终年76岁。
霍金的一生致力于挑战爱因斯坦的黑洞理论,他认为,掉入黑洞的东西,还可以通过黑洞蒸散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