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巴旦杏仁的营养价值 巴旦杏仁简介

火烧 2023-04-12 16:03:20 1032
巴旦杏仁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大辞典》·巴旦杏仁3.1巴旦杏仁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巴旦杏仁的用法用量3.6化学成分3.7使用注意3.8巴旦杏仁的药理作用4《

巴旦杏仁简介  

目录

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大辞典》·巴旦杏仁3.1巴旦杏仁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巴旦杏仁的用法用量3.6化学成分3.7使用注意3.8巴旦杏仁的药理作用4《*辞典》·巴旦杏仁4.1出处4.2拼音名4.3巴旦杏仁的别名4.4来源4.5原形态4.6生境分布4.7性状4.8炮制4.9性味4.10归经4.11功能主治4.12巴旦杏仁的用法用量4.13注意4.14摘录5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巴旦杏仁

1拼音

bā dàn xìng rén

2英文参考

sweet almon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mygdalate aprcot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大辞典》·巴旦杏仁

巴旦杏仁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

3.1巴旦杏仁的别名

巴达杏仁、叭哒杏仁[1]。

3.2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甜巴旦杏Prunus amygdalus Batsch var. dulcis Schneider 或苦巴旦杏P.amygdalus Batsch var. amaraSchneider的种子[1]。产新疆、陜西等地[1]。

3.3性味

甘,平,有小毒[1]。

3.4功能主治

功在润肺止咳,滑肠通便[1]。主治肺虚久咳,肠燥便秘[1]。

3.5巴旦杏仁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1]。

3.6化学成分

本品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脂肪油等[1]。两种杏仁的主要区别:甜巴旦杏仁不含或仅含少量苦杏仁苷,而脂肪油的含量则较苦巴旦杏仁为多[1]。

3.7使用注意

苦杏仁苷可在体内水解产生氢氰酸引起中毒,成人服巴旦杏仁约50~60个即可致死[1]。

3.8药理作用

服小量杏仁产生的微量氢氰酸,则不致引起中毒,且可镇静呼吸中枢,奏镇咳、平喘的功效[1]。苦杏仁油有驱虫、杀菌作用。对蛔、钩、蛲虫均有效[1]。

4《*辞典》·巴旦杏仁

4.1出处

《纲目》

4.2拼音名

Bā Dàn Xìnɡ Rén

4.3巴旦杏仁的别名

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

4.4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晒干。

4.5原形态

巴旦杏(《纲目》)又名:偏桃、婆淡树(《酉阳杂俎》),偏核桃、匾桃、忽鹿麻(《纲目》),京杏。

落叶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叶卵状披针形至抉披针形,中部较宽,长7~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微细锯齿,无毛;叶柄长2.5厘米,具有腺体。花每1~2朵共生,粉红色或近于白色,直径3~4.5厘米;近于无梗;萼片长椭圆形,边缘有绒毛。核果椭圆形,柔滑:长3~6厘米,先端略尖,易于开裂;核平滑而有凹陷。花期3~4月。果期5~6月。

4.6生境分布

分布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区域;我国新疆、甘肃、陜西等地有栽培。

4.7性状

本品分甜巴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两种。古代所用者多为甜巴旦杏仁。目前多以苦巴旦杏仁供药用。

①甜巴旦杏仁

为植物甜巴旦杏的干燥种子,长卵圆形,扁平,长约2~3厘米,阔10~16毫米,厚8毫米,种皮菲薄,红棕色,有粉屑,一边尖锐,他边圆形,顶端有线形脐点,基部有合点,由合点分出多敷维管束,向尖端分布,形成暗色之沟纹。胚直生,类白色,由平凸形子叶及内藏之胚轴与胚根而成,后者位于较尖之一端。无臭,味甜,研成乳剂,无任何臭气。

②苦巴旦杏仁

为植物苦巴旦杏的干燥种子,全角与甜巴旦杏仁相似,惟较小,较不整齐,通常长2厘米,阔12毫米,厚8毫米。味苦,研成乳剂,有特异臭气。

以上二种药材产新疆、陜西等地。

4.8炮制

拣净硬壳杂质,置沸水中微煮,捞出,浸入凉水中,除去种皮,晒干,簸净。

4.9性味

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温,无毒。"

4.10归经

《本草再新》:"入肺经。"

4.11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化痰,下气。治虚劳咳嗽,心腹逆闷。

①《饮膳正要》:"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②《本草通玄》:"润肠,化痰。"

③《本草再新》:"消闷,生津。"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肺,润燥,养胃,化痰。"

4.12巴旦杏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4.13注意

①《本草从新》:"有湿痰者勿服。"

②《随息居饮食谱》:"寒湿痰饮,脾虚肠滑者忌食。"

4.14摘录

《*辞典》

5参考资料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6.

古籍中的巴旦杏仁

《本草害利》:[肺部药队〔泻肺次将〕]杏仁

涤烦热,而降气行痰。余功消积,消狗肉,制锡毒。巴旦杏仁(即甜杏仁)甘平温,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修...

《本经逢原》:[卷三果部]杏仁

调涂,针断人肉,及箭镝在咽隔诸隐处,敷之即出。巴旦杏仁则甘平无毒,能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杏实味酸,...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无漏子

大如杯碗,以比安期海上如瓜之枣,似未得其详也。巴旦杏亦名忽鹿麻,另是一物也。实【气味】甘,温,无毒...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中)

头地蕈地鸡)菌(芦)地耳(地踏菰)石耳(灵芝)巴旦杏(八担杏忽鹿麻)李(嘉庆子)仲思枣杏(甜梅)大...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果类

。杏子性热。〔宜〕止热。〔忌〕多食昏目,生痰。巴旦杏(止咳,下气,消腹闷)杏仁(性温。润肺,消食积...

巴旦杏仁的营养价值 巴旦杏仁简介
更多古籍中的巴旦杏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