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战苏军伙食 苏军军工生产缺少青壮年,为何产量仍超过德军?数量达标质量不足

火烧 2021-10-20 16:54:34 1051
苏军军工生产缺少青壮年,为何产量仍超过德军?数量达标质量不足 如果回顾一下二战历史的话,大家会发现,在二战期间,苏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力动员,最终动员了超过2700万人次的士兵进入了部队,到1945年5
二战苏军伙食 苏军军工生产缺少青壮年,为何产量仍超过德军?数量达标质量不足

苏军军工生产缺少青壮年,为何产量仍超过德军?数量达标质量不足  

如果回顾一下二战历史的话,大家会发现,在二战期间,苏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力动员,最终动员了超过2700万人次的士兵进入了部队,到1945年5月时,苏军总兵力达到1100万的水平,全球也只有美军超过这一水平。 二战时各国都大量生产各式装备 大规模的军队确实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保证,但是也引起了副作用,由于大量的征兵,对工业生产受到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军工生产,由于苏军军工生产缺少青壮年,生产中的相当工作依靠于妇女与孩子,有一个说法,连12岁的孩子都加入军工生产的行列,可是人们发现,战时的军工生产却没有下降过,一直在增产,主要装备产量一直高于德军。 为何产量仍超过德军?这也许是就是苏军在装备领域的先见之明了,发现了一个非常适合于自己的装备思路,在研发武器之时,已经把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等列为重中之重,几乎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设计都不被相中。 美国的工厂最强大 为何苏制装备强调容易造?原因就是适应战时的生产条件,在战争爆发之前,苏军就已经意识到,战时生产条件的恶劣,那么任何难以制造的装备,都可能在暂时面临着生产困难的局面。 从军事战略上来讲,苏军强调以数量优势取胜,不管怎么样,还得依靠数量淹没敌人,也因此一款武器装备,越是能够大量制造,那么就越受到重视。 苏军的装备也不错 从实际效果来说也相当不错,在战时,各方面条件下降了,生产遇上各类问题的情况下,苏联的军工生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节节攀升,几乎可以说完全吊打了德国军工,比如坦克生产量一度达到每月2500辆以上,在整个战争期间生产了十万辆以上的坦克及自行火炮等,至于炮弹更以「 ”亿发”为单位。 可惜数量达标,往往质量不足。在战时生产下,苏军过分的强调产量,再加上大量低素质的工人,无法保证质量了,自然让质量问题几乎是一种放任状态,甚至有一段时期内完全不顾质量,结果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当时的许多装备性能不达标,甚至恶化的现象非常严重。 妇女成主力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可以发现苏制的T34坦克在各方面的性能,要比德国主力的4号坦克更为先进,但是在实战当中,无法有效的压制对手,从交换比上来说,T34坦克一直很吃亏,连3号坦克都可以与T34一比高,通常占优,主要原因除了人员素质差距之外,装备质量也是重要的原因,比如:装甲钢质量差,既便没有被击穿,也造成钢板崩溃,伤及乘员。 坦克工厂 直到1943年之后,随着战局的改变,苏军才把质量问题重新加以重视,采取措施之后,质量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但是相关的教训也确实太深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