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为什么被称为白宫 從白宮頒布“見總統前先測體溫”新規說起
從白宮頒布“見總統前先測體溫”新規說起
2020年開年流行的肺炎已經席卷全球。坊間一直謠傳川普也受到了感染。這一消息在國內朋友圈廣泛傳播,我們看到,這場疫情並不因為你是大人物就天然具有免疫力,真是非常可怕的事。好在白宮醫師2020年3月15日公布消息,川普總統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後,結果顯示“呈陰性”。
為了避免感染危險,白宮從周六(3月14日)開始,將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對跟川普總統和副總統彭斯密切接觸的個人進行體溫檢查。
要見總統,得先檢測體溫,或許是史無先例的事。看到這裡,老王不厚道起來,如果一個人明知自己染有疫情而隱瞞然後見總統先生意圖傳染給他,這個後果可有點嚴重啊。
想到這裡,不禁想到2000年前的我國一件“克夫”事。生活中某某女性家門不幸丈夫早亡,常聽人們說,此女“克夫”,於是人們往往視以另外眼光,仿佛此女是禍水,不能親近。事實上,有女性面對家庭不幸,也往往以“克夫”自責。相信此說的民眾並不在少數。為此,還有些悲喜劇。
浙江溫州永嘉縣女副鄉長章某和男鎮長謝某發展為情人關係。當兩人各自離異準備結婚時,男鎮長卻因聽信了算命先生的“女副鄉長克夫”說,決心與其分手。2008年10月章某見和好無望,一怒之下,到檢察院告發了謝某與自己共同受賄的事實。看來,封建迷信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有幫助反腐敗的作用;那算命先生也算得太不準了,這哪裡是成夫妻之後才“克夫”啊,沒成夫妻就被“克”掉了嘛。
有一次,與一朋友在某五星級賓館大堂等人。遇一美婦經過,朋友與我都不正人君子,自然也不是“非禮勿視”之人。美人兀自過去,視我等如草芥而不見。朋友突然長歎,“此女美則美矣,觀其怕是克夫矣”。我則大笑其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與朋友閑情逸致爭辯之下,我給他講了一則“克夫”的故事。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這首詩中講到了篡位的王莽。說來王有個姑媽叫王政君。她不僅做過皇后,還相繼地成了太后,太皇太后,直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之前,她老人家一直是漢朝的最高代表,也是漢朝的核心凝聚力所在。王莽篡位成功就與她的提攜很有關係。
據傳王政君出生的時候,她母親曾夢到月亮跑到自己懷裡,之後就懷上王政君。這是當不的真的,估計是她後來大富大貴之後自己杜撰出來的。王家也算是官宦之家,因此王政君過得衣食無憂,受到了良好教育,性格溫婉可人,十裡八村的人對她的評價都很高。偏偏這個女人“克夫”。而且奇在不是婚後克夫,而是克的未婚夫。
王政君長大後,她的父母兩次把她許給別人,可是都才定好結婚的日子,男方就死了。別人一看,這個美女肯定是克夫的命,於是都不敢跟她定親了。
後來,東平王劉宇不信邪,估計是為了美色連命也顧不上了,可能也考慮自己是個王爺命,命硬,不信邪。他想把這個美女納為自己的小妾。可嫁妝還沒有準備好,劉宇也死了。
大家一看,連王爺都拚不過,更是沒誰敢娶這個克夫的王政君了。因為美女雖然漂亮,可生命才是最可貴的。就這樣,王家忙前忙後的給王政君找婆家,可是沒有一家敢答應,害得王禁(王政君之父)為女兒愁嫁。
這樣的女子誰敢娶啊?
好在王政君“婉順得婦人道。”王禁無奈,將王政君獻入宮中。看來,皇帝是寧願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呀。但王家此舉無疑犯了故意謀害君王罪。如果皇帝真的因為政君進宮而莫名死去,這樣重大的事故責任誰人能擔?難道古代女子入宮之前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嗎?有過連續“克夫”背景的王政君怎麽可能通過審查?負責審查的人不怕掉腦袋嗎?有時歷史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深究起來破綻百出。
可能還是那個傳說在起作用。鹹魚翻身的王政君的運氣實在好得讓人豔羨。政君入宮一年余,皇太子劉奭(shì)的寵妾司馬良娣病逝,臨終前還忘不了進讒,把她的死歸咎於其他嬪妾的詛咒。劉奭於是遷怒於眾嬪妾,誰也不去接近。他老子一看心裡著急,就讓皇后給太子選淑女。政君就在被選之列。劉奭心懷舊姬司馬良娣,哪有心思挑選淑女,於是心不在焉的隨手一指,就她吧。說來也巧,所指女子正是王政君。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那就是王政君被太子劉奭所幸,生了一個兒子叫劉驁。宣帝死後,太子劉奭繼位,是為元帝。漢元帝立劉驁為太子,王政君也成了元帝的皇后。王氏一下子鳥槍換炮,飛騰起來,出現了“一門十侯,五大司馬”的盛景。(資料來源:於懋主編《闖入歷史禁地人物卷》,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34—36頁)
說來“克夫”的責任不在女孩子而在男人呀。所謂“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似乎獲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中開篇有言“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也是此意。
從白宮頒布“見總統前先測體溫”新規,想起了2000年前的一件克夫案,供大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