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狼的特点 南宋有一群狼,领头的却是一只羊
南宋有一群狼,领头的却是一只羊
“稽之往史,
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
称曰南渡。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晋人南渡,其例一也;
宋人南渡,其例二也;
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冯友兰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对历史,冯友兰可谓看的十分透彻了。
在有些时候,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悬崖峭壁。
南宋,就是这样一部教科书。
说起南宋,那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爱它,是因为它英雄迭出,风雷激荡,恨它,是因为它让人义愤填膺,怒发冲冠。
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俘,终于让大宋臣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陆游,他们义旗高举,志在北伐中原,“气吞万里如虎”。
但是高宗、秦桧等南宋君臣没有逆势而上,而是按照指南针的指向,开启了自北而南的颠沛流离。
不料,这指南针的指向,竟是一个王朝的归宿。
时势造英雄,板荡显忠臣。重文抑武的宋朝居然在南渡之后,诞生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将才帅才。
这群人,是上天赐予南宋的守护,也是蓄积在朝臣、军士、民间之中的百余年力量的集中爆发。
他们所到之处,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名,被后代一次次提起和永远铭记:
那该是扭转南宋败局的黄天荡,韩世忠冲锋陷阵,梁红玉擂鼓助威。
那该是让金兀术卸甲北遁的朱仙镇,岳家军五百背嵬骑兵,击败颜宗弼十万大军。
那该是让金军渡江南侵之梦破灭的采石矶……一介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南宋转危为安,金国引发政变。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一生,就像一团火焰,此身不灭,燃烧不止!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曹操见孙权临战之时,军伍整肃,泰然端坐于营中,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辛弃疾虽然只说了半句,但时隔千年,我们也能隔着屏幕,体会他心底未言说的无限愤怒:“如赵构子孙,豚犬耳!”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他的平生志向。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是现实。

大诗人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一首《示儿》,少时不解其中意,稍长再读,不禁潸然。
女中豪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让人不禁要问:南宋人口八千万,竟无一人是英雄?
岳飞、辛弃疾、陆游、韩擒虎、宗泽、杨再兴、岳云、虞允文、张宪、吴玠、文天祥、张世杰……他们不算吗?
南宋不是没有英雄,而是,南宋不乏狼,领头的确是一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