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合并报表 财务中的合并报表的概念是针对母子公司的么?要控股多少比例才需要做合并报表呢?

财务中的合并报表的概念是针对母子公司的么?要控股多少比例才需要做合并报表呢?
财务中的合并报表的概念是针对母子公司的么?要控股多少比例才需要做合并报表呢?
所谓合并报表,不是单纯指母子公司的,也包括合营和联营企业,关键是以企业能否对合并报表的企业进行实际控制为原则。即投资占到51%以上的股权,就可以做合并报表。
除了母公司直接或间接具有半数以上表决权外,以下请款也视为控制:
1、通过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受托管理被投资企业。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户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要考虑可转换债券等潜在表决权。
5、其他情况如母公司掌握子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销货渠道等。
合并报表分为权益法合并和成本法合并两种。
增值税 合并报表 母子公司的问题
您好!合并报表抵消集团内母子公司交易不可能出现税金问题,一般是:
借:营业收入 100
贷: 营业成本 87
存货 13 (收入-成本)*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比
合并报表中母子公司借款利息要抵消吗?
不用抵消。
借款利息构成企业期间费用(财务费用),费用类的不是合并报表的抵消范围。
会计实务中,集团公司的母公司借款融资能力强于子公司、借款费用低于子公司,在子公司有资金需求(在建工程)时,由母公司负责统筹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母公司再将资金提供给集团内的子公司使用,以满足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在建工程),子公司等额支付母公司该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
从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角度看,母公司负担借款成本,但母公司账面上不存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从而不能将借款利息资本化,子公司账面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且子公司等额支付母公司就该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从合并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母公司负担借款成本而子公司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记账,基于合并报表实体理论,二者是同一个合并个体,该借款费用应增加符合要件资产成本减少利息费用。账务处理如下:
1.母公司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长)期借款
2.母公司转借子公司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母公司计息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付利息
4.子公司账务处理:接到母公司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5.子公司计息时:
借:在建工程
贷:其他应付款
6.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抵消: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应收款
这样处理,母公司按合同计算的利息作为其他应收款和应付利息,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对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抵消,子公司按规定计算的资本化利息计入在建工程,做到理论上先进合理,实务操作上简便易行,基于合并报表实体理论,应该是可行的。
财务合并报表的最低股份比例
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06)》财会[2006]3号
第六条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控股,起码大于50%。
合并报表是母子公司,那么子公司下面如果还有子公司呢?
母公司A分别持有子公司B、C各50%股权,子公司B持有C公司20%股权。若子公司B对C的投资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权益法或成本法),按简单加总股权(50%+20%)的方式合并C公司会计报表,确认的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存在差异。简单举例如下:
假设A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0。
假设C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100,本年实现净利润50,年末所有者权益150。
B公司按成本法核算的条件下,假设年初、年末所有者权益均为100,本年净利润0。
1、B公司按成本法核算
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100*(100%-50%)+150*(100%-50%-20%)=95
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0+0*50%+50*(50%+20%)=35
2、B公司按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下B公司本年净利润=0+50*20%=10
权益法下B公司年末所有者权益=100+10=110
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110*(100%-50%)+150*(100%-50%-20%)=100
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0+10*50%+50*50%=30
差异原因是B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对C的投资时,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并报表按60%(50%+20%*50%)的持股比例确认C公司实现的净利润;B公司按成本法核算对C的投资时,合并报表按70%(50%+20%)的持股比例确认C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两者差异为5(50*(70%-60%))。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B公司在对C公司投资的时点,不论B公司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均不对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构成影响;只有当C公司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时,B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后续计量方法,会导致差异的产生。
若要弥合两者的差异,需对B公司按成本法核算时的合并抵销方法进行调整,即B公司对C公司的初始投资不考虑B公司少数股东的影响、对初始投资后C公司股东权益变动需考虑B公司少数股东的影响。
按上述方法进行合并将给母公司的合并抵销带来很大的麻烦,请教各位当如何处理为妥。
母子公司转让股权如何在合并报表中处理
评估前,B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净资产10亿元,评估后为16亿元。这评估增值的6亿元,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能否反映为6亿元的投资收益?如何处理? 【解答】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不属于交易,而是内部资产、负债的重新组合,从最终实施控制方的角度来看,其所能够实施控制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2)由于该类合并发生于关联方之间,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很难以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核算基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权益结合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种企业股权结合,而不是购买行为。既然不是购买行为,就不存在购买价格,没有新的计价基础。因此,参与合并各方的净资产就只能按照其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后,各合并主体的权益既不因合并而增加,也不因合并而减少。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C公司从母公司A公司购入B公司70%的股权,这种同一企业集团内的合并应该被认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B公司与C公司合并前同受母公司A公司的控制。 这种情形下的企业合并不能确认该子公司的评估增值收益,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不能确认为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