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铁路方面的成就 我国铁路发展历史和近期突出成就

火烧 2022-11-22 00:48:26 1044
我国铁路发展历史和近期突出成就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宝成铁路建设艰巨,整段铁路中宝鸡至凤州段的修建是最艰险的。宝鸡至凤州段从宝鸡的车站横跨渭河进入秦岭山区,秦岭环境陡峭,山区铁路盘旋在山
中国铁路方面的成就 我国铁路发展历史和近期突出成就

我国铁路发展历史和近期突出成就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宝成铁路建设艰巨,整段铁路中宝鸡至凤州段的修建是最艰险的。

宝鸡至凤州段从宝鸡的车站横跨渭河进入秦岭山区,秦岭环境陡峭,山区铁路盘旋在山石之中。

宝成铁路工程打穿的大山一座又一座,填平了成百的山谷,仅仅填土石方就有6000万立方米。

进入秦岭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建设难度慢慢增大,为了克服这种地势差,过了杨家湾站后,铁路设计者巧妙的将铁路建成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的上升线,线路层叠有3层,高度差达817米,这就是观音山展线,现在在观音山站看到三层铁路重叠的场面就是观音山展线。

这个地区的火车上坡,需要三辆电力机车前拉后推,才能驶上秦岭站,到下坡时则一路刹车,造成火花四起的壮观场面。

宝成铁路,路段大多坡度大,坡长,弯道众多,尤其是宝鸡至凤州那一段。

建设初期,使用的是蒸汽机车作为机车的牵引,这种牵引力的重量极小,使得行驶速度缓慢,也降低了铁路运输的效率,所以最终通过研究决定使用电力机车来牵引。

这种办法线路限坡从最初的20%提高到了30%,缩短线路的长度为18km,减少了隧道长度12km,同时节省了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工期。

宝鸡—凤州段线路全长约90公里。

宝凤路段的建设从1953年11月就已经开始了电气化工程设计,1954年5月才完成了初步的设计。

线路最初按3000伏直流制设计,后我国的铁路工作者了解法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家的新电流制(工频单相交流制),经过反复论证对比,到1957年9月,才最终决定用25千伏的工频单相交流制。

采用工频单相交流制大幅度的减少牵引变电所的数量,降低了接触网的能耗,极大的提高了电气化铁路的效率和效益,避免了交流与直流交接的技术难题,为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6月宝成铁路的宝凤段电气化工程建设开始动工,经过两年的坚持宝凤段电气化铁路工程于1960年建成,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于次年8月交付运营,这条铁路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几年的时间建成的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成为中国铁路牵引动力步入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期间1959年中国建成北京东郊17.4公里环形铁道试验线的电气化工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