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巳酉的拼音 已酉端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3-04-06 01:23:32 1039
已酉端午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已酉端午 [作者] 贝琼 [朝代]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标签: 写花 怀才不遇 端午节 怀人 抒怀 写人 诗

已酉端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已酉端午

[作者] 贝琼   [朝代]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标签: 写花 怀才不遇 端午节 怀人 抒怀 写人 诗 动植物 其他 节日 情感 人物

《已酉端午》译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藉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哪!
水边的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呢——这也需要你烦神么?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啊!

巳酉的拼音 已酉端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已酉端午》注释

端阳:端午节。
晦冥:昏暗;阴沉。
汨罗:汨罗江。
吊:凭吊。
英灵:指屈原。
榴花:石榴花。
醒:清醒。

《已酉端午》赏析

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此诗起句写景,先写端午节的天气,晦冥而有风雨,借景抒情,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运用屈原之典故,进而感伤身世,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汨罗无处吊英灵”一句中的“无处”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
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回味无穷。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已酉端午》作者贝琼简介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