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我失言了 古代的棋迷,有的贏錢贏物,有的失言送命

火烧 2022-09-05 15:32:03 1038
古代的棋迷,有的贏錢贏物,有的失言送命 中國象棋步圍棋之後,雖說在古代成熟得較晚,但仍是一項擁有廣泛羣衆基礎、雅俗共賞的棋藝活動。據古籍記載,早在戰國時代,盛行着一種原始的象牙制的六博棋,每方有棋子6

古代的棋迷,有的贏錢贏物,有的失言送命  

中國象棋步圍棋之後,雖說在古代成熟得較晚,但仍是一項擁有廣泛羣衆基礎、雅俗共賞的棋藝活動。

據古籍記載,早在戰國時代,盛行着一種原始的象牙制的六博棋,每方有棋子6枚,可說是中國象棋的前身。《楚辭·招魂》有“菎蔽象棋”之語,是中國象棋出現的最早的文字資料。

關於象棋的趣話歷史上多有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愛象棋,女皇帝武則天,簡直可說是個象棋迷。據《樑公九諫》記載,武則天竟做了一個與天神大羅天女下象棋的夢,結果被天女戰敗,醒來後坐立不安,不知道這個夢是吉是兇,還專門招人占卜。其實,做夢夢到下棋只是因爲她平時迷戀下棋的關係。

我失言了 古代的棋迷,有的贏錢贏物,有的失言送命

古代象棋

唐明皇李隆基既喜歡圍棋也喜愛下象棋。他常與楊貴妃對弈,其下象棋的方法又十分別緻,不是在棋盤上落子,而是以人代棋子。命數十名宮女爲棋手,在胸上綴以棋子名稱,棋盤則繪圖在宮殿金磚地上,在楊貴妃那“鶯聲燕語”中,宮女隨之走動弈棋,其博弈的情景實在奢華。以人代棋的走法被傳入日本後,演變成日本的“將棋”。

日本將棋手 香川愛生

按《宋人軼事彙編》卷十九記載:文天祥也非常喜歡下棋,著有《單騎見虜》等40古代象棋棋譜。相傳即便他與象棋國手周子善游泳時,兩人也在水中憑記憶用語言“盲棋”對弈。

明朝開國元帥徐達也善於象棋,年幼時就有“象棋神童”的美譽。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和徐達在莫愁湖畔下象棋,兩人本來棋藝差不多,正是棋逢敵手。歷來弈棋,各有輸贏,當時朱元璋棋興勃發,因此他向徐達打賭許諾,以莫愁湖作賭注,若是徐達贏了這盤棋,朱元璋就把莫愁湖賜給他。後來經過一番對弈苦戰,結果,朱元璋還是棋差一着,被徐達勝了,朱元章果然將莫愁湖賜給徐達,並在此建座豪華的亭樓,名曰“勝棋樓”。

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是個象棋迷。他經常與被清太祖封爲鐵帽子王的老豫王多鐸的第四代小豫王下棋。俗話說“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兩人棋藝相當,不分上下。有時,小豫王受命去宮中與乾隆皇帝下棋,有時,乾隆皇帝乾脆去豫王府(北京東城區帥府園東口)找小豫王“博弈”。據傳有一次,乾隆皇帝與小豫王下棋時,小豫王說:“這次要論輸贏和高低,我若輸了,皇上可拔掉我府門釘一顆。”乾隆皇帝表示同意。小豫王緊接着又提出一個條件:“皇上要輸了,得給我加一份俸祿。”乾隆皇帝也高興地答應下來。於是兩人擺開陣式,拼殺激戰起來,最後殺了個五比五平。小豫王對乾隆皇帝說:“我輸給皇上五盤,皇上拔我五顆門釘。我贏皇上五盤,皇上給我加五份俸祿。”皇上是金口玉言,哪能反悔,只好勉強答應下來了。小豫王走後,乾隆皇帝越想越不是滋味,我贏他五盤只拔去五顆門釘,輸他五盤,卻要給他增添五份俸祿,這不是有欺君之罪嗎?但又一尋思,豫王是鐵帽子王之一,不能加罪服刑,但爲了教訓小豫王的貪婪,乾隆皇帝下旨工部將豫王府院牆加高3尺,形同大獄的院牆一般。

皇帝下象棋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也談及慈禧太后與一個陪伴她的太監下棋。只因太監下棋到興奮處,脫口說了句“奴才殺老祖宗的這只馬”,竟惹得慈禧太后大怒道:“我殺你一家子!”然後即刻叫人把這位太監拉出去活活打死了。據文獻資料記載,慈禧太后下棋玩牌時十分霸道,宮女、太監等人陪她玩時,都十分小心規矩,生怕發生意外。即使下棋時能贏慈禧太后,也要在不露任何破綻的情況下,將這一局輸掉。慈禧太后的跋扈,於此也可見一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