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任胜国图像 山西1940年,雄偉的運城海光樓,屹立不倒的安邑塔
山西1940年,雄偉的運城海光樓,屹立不倒的安邑塔

【山西解縣關帝廟門前的街道】宋金元時期,此地為解縣。明朝洪武年間,此地並入解州。民國初期,設立解縣。五十年代末,此地並入運城。關帝廟位置在解州西關,始建於隋朝。
【山西安邑縣太平興國寺塔】唐朝大歷四年(769年),此地複設安邑縣;後歷代不變。五十年代末並入運城。安邑古塔(太平興國塔)的歷史逾一千三百年;原為十三層,高度近九十米。
【山西猗氏縣莊武王廟】西漢時期,設立猗氏縣;1954年,此地並入臨猗縣。唐朝年間,郵驛進入鼎盛時期;據記載,全國水、陸驛逾一千五百個;數條驛道在猗氏、臨晉兩縣穿過。
【山西臨汾大雲寺】隋朝開皇三年(583年),此地設臨汾郡;從此,臨汾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大雲寺位置在臨汾城的東北隅,最早是前涼國王的宮殿;後改宮建宏藏寺;原建築已毀於地震。
【山西臨猗縣臨晉鎮文廟附近的街道】臨晉舊稱桑泉,歷史逾一千四百年。臨晉鎮隸屬於臨猗縣,位置在縣城以西二十公里處。宋朝年間,臨晉文廟始建;宋朝政和八年,鑄成萬斤鐵鍾。
【山西河津縣城】河津位置在山西西南,為黃河要津。商朝末年,此地隸屬於耿國。秦朝年間,此地設皮氏縣。宋朝宣和二年(1120年),改設河津縣。此地歷史名人眾多。
【山西太原文廟】清朝光緒八年(1882年),前後三進院、佔地逾三萬平米的文廟落成;其位置在太原上官巷。1919年,此地成為教育圖書博物館;1925年,改稱公立圖書館。
【山西永濟縣萬固寺】縣級市永濟隸屬於運城市,為舊時河東地區的軍政中心。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設置永濟縣。民國元年(1912年),其由省直轄。1970年,劃歸運城專區。
【山西運城鹽池海光樓】《山西老照片,1940年。攝影資料:京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