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望洞庭一诗中是指哪个季节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个字是指什么

火烧 2022-12-20 04:32:32 1174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个字是指什么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个字是指什么,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什么和什么,什么字表现出水《望洞庭》诗中的“两”字指的是透彻的湖水,和皎洁明亮的月亮.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个字是指什么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个字是指什么,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什么和什么,什么字表现出水

《望洞庭》诗中的“两”字指的是透彻的湖水,和皎洁明亮的月亮.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什么和什么,什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注释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赏析 相关内容
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这首诗中,描写颜色的两个词是什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青螺、

望洞庭的和字是指什么

1、望洞庭的和字是指:月光和水色相互融和。
和:协调,和谐。
2、出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著青青的螺。
5、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
6、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在《望洞庭》这首诗中,是“遥望洞庭山水翠”,还是 “遥望洞庭山水色”。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洞庭湖在哪个省境内

很高兴为您解答,答案如下。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荆江段以南,中国第四大湖。

望洞庭这首诗里的遥望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向远处看;看远方的洞庭山山水水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什么和什么,什么字表现出水天一色无尘的画境

“两”字指的是透彻的湖水和皎洁明亮的月亮。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原文】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光芒。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hé]: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5)潭面:指湖面。
(6)相:相互。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8)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0)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

【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濛的铜镜。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著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望洞庭一诗中是指哪个季节 望洞庭这首,诗中的两个字是指什么

【中心思想】
《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