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最近一次爆发 l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死了多少人
l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死了多少人
历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一亿三千五百万人左右。
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
1、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走上亿条生命。
疫情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542年开始在君士坦丁堡爆发。
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队、船队在此聚集。
因疫情爆发适逢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故此次瘟疫被后人称为“查士丁尼瘟疫”。
其影响范围随地中海而向西延展,使众多地中海岸的国家和地区饱受疾病折磨之苦,因此有时又称其为“地中海瘟疫”。
但是在那时,人们不知道这是鼠疫。
2、第二次鼠疫
从14世纪中叶开始,持续近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欧洲人普遍认为传染源是蒙古人带来的。
1348年疫情又传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1348年~1350年再东传至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最后在1351年传到俄罗斯西北部。
此后,在十五、十六世纪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袭欧洲。
此次鼠疫流行前后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
欧洲死亡两千五百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
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两千人,一个月后竟达八千人。
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
这次鼠疫大流行在历史上称为“黑死病”。
整个欧洲大陆因此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从19世纪末期开始,20世纪30年代以后结束,全世界因鼠疫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从中国南部、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当时的北满地区。
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
这次疫情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全世界因鼠疫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疫情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
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扩展资料:
鼠疫的症状体征
1、轻型: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2、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
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
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
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

3、肺型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多见于流行高峰。
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
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
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
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
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4、败血症可原发或继发。
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
迅速进入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至3天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