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国维人间词话无我之境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出自哪里,是何意思?

火烧 2021-05-22 21:05:05 1186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出自哪里,是何意思?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出自哪里,是何意思?“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由“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衍生而来。“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出自六世达赖喇嘛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出自哪里,是何意思?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出自哪里,是何意思?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由“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衍生而来。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集《问佛》。意思是——
对于一切所遇境缘(如遇到的人、事、物),要明白本身都是虚幻的,是一个所见的幻象而已,所以不用执于去放下它,也不要把它住在心里,这样才可以保持我们的一如真心。也就是说不加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的念头,才是我们的真正的心念。再通俗点讲,也就是佛教导我们碰到一切事不要太执着,有时候静下心来反而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法观点:“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命由已造,福自已求”,正是佛教破除迷信的有力的证据。“命”虽有天定,但“运”完全在自己手中掌握。正是“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可参阅袁了凡先生写的《了凡四训》。充分的论述和分析了为何命由已造?

境由心造的意思

【词目】:境由心造
【拼音】:jìng yóu xīn zào
【意思】: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否而决定的。
【出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物随心转 境由心造是什么意思

 出自仓央嘉措的诗集《问佛》。我把全文发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仓央嘉措《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
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 :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
佛曰: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我问佛: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我问佛:你多大 ?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
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狱无间 .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
我信缘,不信佛 。缘信佛,不信我 。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
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佛曰:少欲,则少烦.
佛曰:出口即错。
人曰:说错即对。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人曰: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
对于一切所遇境缘(如遇到的人、事、物),要明白本身都是虚幻的,是一个所见的幻象而已,所以不用执于去放下它,也不要把它住在心里,这样才可以保持我们的一如真心。也就是说不加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的念头,才是我们的真正的心念。再通俗点讲,也就是佛教导我们碰到一切事不要太执着,有时候静下心来反而能得到正确的答桉.法观点:“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命由已造,福自已求”,正是佛教破除迷信的有力的证据。“命”虽有天定,但“运”完全在自己手中掌握。正是“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可参阅袁了凡先生写的《了凡四训》。充分的论述和分析了为何命由已造?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我也解释不好。但只觉得此段话与《金刚经》里的内容
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许就会心领神会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语言、文字又何尝不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
万物皆不变。
【不可说】: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纵有弱水三千,只取其一瓢饮.
佛曰:凡事太尽,则缘分势必早尽。
佛曰:一切皆有因果。
佛曰:欲海无边。
佛总是佛,佛重视禅,佛曰乃禅曰,佛道乃禅道,悟佛乃悟禅。
我说:我情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水湄,绿堤,枫桥。
一潋柔波,撩了风动,软了尘心。
你说,前世我们约定,
在紫藤花铺香的月晚,我们相见。
紫藤花……地老天荒!
长相守,意悠然,纤指冰弦,琴瑟永合。
愿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
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曰: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你们只有思之苦,无姻之缘,未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我说:我仍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莫愁湖,风寒轻拢烟雾...
长亭路,目断不知归途...
碎香,凝寒露,心仍执着。
于是
佛曰:苍生难渡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是什么意思?

心情好一切都好,就是说一切主观的东西都是从你的心里出来的,就像你心情好的时候,会发现天原来是如此之蓝,小鸟的叫声是如此之亲切。事在人为,事情要靠人去做的,要靠客观的努力

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做最真实的自己,遇到对的那个人,喜欢你知道珍惜你的那个人,你做什么他都会喜欢并且包容你的,在不喜欢你的人面前,无论你做的多么的好,他还是不喜欢,所以做好自己就可以做最真真实的自己,每天开开心心最重要

境由心造,真实不虚.是什么意思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三者简单点讲,是反映我们身外的客观世界和我们内心的主观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准确点讲,是说我们自我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就好比在我们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失恋的时候,亲友离世的时候,差不多会达到“看山山无色、见水水无情的”的程度,无论多么美的风景在颓败的心情面前都将黯然失色。反之,在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哪怕是万物沉眠的冬天,眼里也处处都是风景,到处都充满生机。
能够真正理解并领会“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的真正内涵,我们即使不能完美自控情绪和理智,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主动性,不让情绪左右心境,不让纷扰的世事时时磨灭我们内心的斗志和热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种昂扬的意志去面对生活和未来。一种内在的成熟才能焕发出人格的魅力,也将使你有勇气、有能力在应对任何外界的变化之时,都能从容面对,淡然处之。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这幅对联出自四川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洞灵祖殿的一幅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事在人为”,是指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正如俗话所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谓“命运”,并非完全与生俱来,无法改变。正如有人所说:那无法改变的是“命”,是个定数;可以改变的是“运”,是个变数。
人们往往以“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古话自勉勉人,岂不知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有志者并没有获得成功;其原因不是志向不当,就是行为有失。所以,仅靠立志还不够,还要具备相应的的素质与能力。而“事在人为”这句话,既包括了“有志”,也包括了正确确立志向,以及具备实现志向的素质与能力。
“境由心造”,是指应当主动营造心境。环境难以改变,心境却容易改变。心境犹如电视机,遥控器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固定在悲剧频道,就会沉浸在忧伤里;如果毅然更换频道,就会寻找到喜剧。正如一首通俗歌曲所唱的:“只要用心轻轻一想,幸福就充满你的心房。”
人,最终生活在感觉之中;幸福生活,其实就是幸福感觉。不能仅凭一个人外在遭遇判断他是否幸福,如不转化为本人的内心体验便不成其为幸福,这就是佛家所说“福由心造”的道理。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一定是幸福的;而世界上最苦命的人,其实就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的那个人。

《境由心造》作文600字以上。

有位诗僧说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年四季好时节”。真是经典至极,令人回味。这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如果心情平静安详,那么无时无刻不是人间妙境!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生活营造出和谐安宁的佳境。
境由心造,我们的心如果是平静的,就会少起很多波澜。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说“麻烦不去找你,你千万别找麻烦”。这都在谆谆告诫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千万别去争风吃醋,妒忌别人,要不然就会扰乱内心的平衡,从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闲庭信步,淡忘名利荣辱”,自然地生活,才是生活的最好面目。
境由心造,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更充实,使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去。“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都是破旧之处,但就是因为它们的主人能够安心与宁静,忍耐的住寂寞才使它们也随着主人而名扬四海。它们的主人在清幽的环境中静下心来,耐心钻研学问,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从天地中汲取精华,俨然使自身与环境合二为一,实在是达到了难得的化境。然而现在的社会存在着太多的喧嚣与浮躁,人们静不下来,都觉得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满意,于是开始抱怨、嫉妒,最终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人去抢劫、有人去偷盗,还有人去贪污受贿,如果他们能明白境由心造,顺其自然的道理也就不至于落得个狗血喷头的下场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心,努力给自己的心灵营造一片宁静、平和、友爱、无争的环境,以便自己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生存。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何意思?出自哪里?

《摸鱼儿》雁丘辞;作者/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甚么?竟会要令这『大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眼前的这一刻,才知道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的男女还要更是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自己形孤影单,万里前程路渺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荀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处,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作仪仗的音乐是排萧与建鼓合奏,乐工们坐在鼓车中演奏,乐声响彻云霄。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
汉武帝已死了,招魂已经无济于事。女山神因思君而抂再悲啼,而死者依然不会再归来!
双飞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死后化为一坏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样的“钟于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坟,纵情高歌,尽情的喝酒,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境由心造》作文600字以上!急啊!

境由心造
黎明前的那段时间最黑暗。
树丛中,两个人正漫无目的地走着。一个,是高唱“不在红尘中,尘缘看得见”的隐士,另一个,是走过一路坦途,从未遇到荆棘猛兽的商业精英。隐士对待生活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自认名、利、爱、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活就是雾里看花。商人深谙尘世中红男绿女的嬉笑怒骂,执着的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黑暗中,隐士又发牢骚:“天怎么还这么黑?”商人淡淡地吐出几个字:“天很快就要亮了,黎明前总是最黑暗。”
天际泛白。丛林尽头有一只装了一半的水的瓶子。隐士触目伤怀:“瓶子怎么只有一半是满的?世界就如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处处有缺憾。”商人意气风发:“瓶子竟有一半是满的!上帝总是仁慈,从不将一个掏空了的瓶子塞给人们。”商人抓起那个瓶子,打算用它滋润干渴的双唇。隐士抓住商人的胳,以一种哀求的语气说:“朋友,喝掉了水,我们的前进就失去了动力。”商人摇摇头,看着几乎屈膝在地的隐士,说:“朋友,喝了这些水,我们的身体就有了新注入了血液,我们就又有精神上路了。”一个执意要喝,一个坚决不肯。于是,两人“抬”着这个瓶子去找人说理。
经过一个荒无人烟的坟墓,面对一个坟头,商人努努嘴,笑着对隐士说:“他曾和我们一样。”隐士的脸上没有半点生动的波澜,闷声闷气地挤出一句:“我们必将和他一样。”随后,两人又是沉默,还是要找个人评理。
坟墓背后是一片农田,一个农夫正在锄草,嘴里还唱着:“海内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二人跟过去,拉住农夫,让他给评评理。
农夫歇了一会,对隐士说:“我看你也上了年纪,老人总是怀疑许多真东西。”又对商人说:“年轻人,你还小,总是怀疑许多假东西。”农夫顿了顿,又说:“你们看问题,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你,隐士,一味消极避世,所以认为天是黑的,瓶是半满的,人是要死的。而你,生意人,你一帆风顺,看到天是亮的,瓶是半空的,人是活着的。正如读书人说的那样,叫什么‘境由心造’。”
两个人顿悟:是啊,我们看问题,不正如十个人看一棵树,这树就有十种模样吗?境由心造,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朋友,遇到不愉快不顺心的事,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王国维人间词话无我之境 境由心造 情与物生出自哪里,是何意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