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与如释重负相近的成语 成语: 如释重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如释重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如释重负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617成语: 如释重负注音: ㄖㄨˊ ㄕˋ ㄓㄨㄥˋ ㄈㄨˋ汉语拼音: rú hì zhò
成语: 如释重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如释重负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617成语: 如释重负注音: ㄖㄨˊ ㄕˋ ㄓㄨㄥˋ ㄈㄨˋ汉语拼音: rú shì zhòng fù参考词语: 若释重负, 如释负, 如释负担反义: 千钧重负近义: 了无牵挂释义: 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语出《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后亦用「如释重负」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如释重负”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春秋鲁国的国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纪轻轻的就即位了,但却整天嬉戏无度,没有把心思放在国事的治理上,昏庸无能。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鲁公的家族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孙氏的权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时,三桓联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齐国。后来又到了晋国,晋君把他安置在干侯这个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鲁国几乎七年没有国君。当初昭公在出走时,先居于郓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郓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溃乱。因此《穀梁传》形容昭公离开郓城出奔到晋国,对郓城的人民来说,好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一样。后来「如释重负」被用来形容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亦用来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典源: 《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经〕冬十月,郓溃。 〔传〕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则恶矣,亦讥公也。昭公出奔1>,民如释重负。 〔注解〕 (1)昭公出奔:昭公出走至晋国的干侯。书证: 01.《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源) 02.《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太守得他去了,如释重负,背上也轻松了好些。」 03.《聊斋志异.卷五.花姑子》:「又以衣覆余饼,懵酣睡,辰分始醒,如释重负。」 04.《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是日,从夫人归,得所托,如释重负焉。」 05.《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首县正在为难,齐巧院上派人下来说:『把外国凶手,先送到洋务局里安置。……』首县闻言,如释重负,赶忙前去验尸,提问苦主邻右。」 06.清.方苞〈考槃集序〉:「君子难进而易退,非以为名也,所见者大。故其进也,常觉其志之难称;而其退也,如释重负然。」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 【使用类别】用在「纾解放松」的表述上。 【例 句】 <01>听到医生说父亲已无大碍,我们都如释重负。 <02>这件祕密揭露后,她反而如释重负,多年来心头的阴影一扫而空。 <03>恐怖的台风夜终于过了,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感到如释重负。 二、 【语义说明】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松愉快。 【使用类别】用在「纾解放松」的表述上。 【例 句】 <01>看到儿子成家立业,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02>知道自己录取后,他一扫阴霾,如释重负地嘘了口气。 <03>看到大家都如预期的上榜了,老师这才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 <04>期末考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划即将开始的暑假生活。 成语接龙
“负”字开头的成语
负荆请罪负薪救火负重致远负义忘恩负德忘恩“如”字开头的成语
如火如荼如鱼得水如数家珍如胶似漆如雷贯耳如释重负如丧考妣如愿以偿如出一辙如虎添翼如风过耳如之奈何如虎生翼如虎傅翼如芒刺背如豆之目如雷在耳如鱼在釜如循一轨如释负担“负”字结尾的成语
如释重负若释重负如释负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如释重负。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如释重负。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如释重负”分成的单字详解:
如, 释, 重, 负。
很赞哦!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