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国军美械师的武器装备
抗战时国军美械师的武器装备
抗战时期,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国军获得的美式武器装备中,除了2万余辆军用汽车以外,有1300余架各类飞机、M3A3轻坦克604辆、36门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481门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600门75毫米山炮、300门M-3式37毫米战防炮、2000门60/81毫米迫击炮,32门M-2式90毫米高射炮、178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此外,美国提供了1000余支M-1式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310具M-1式火焰喷射器、1200余支14毫米反坦克枪、1500挺M-1917勃朗宁重机枪重机枪、8000挺M-1918A1勃朗宁轻机枪、15万支M-1903式春田步枪、3万支M-1汤姆逊冲锋枪、3600把M-1911式手枪等。
另有各类炮弹220万发、火箭弹6万发、枪榴弹筒8723个、步枪和冲锋枪子弹约7亿发,以上美械武器装备之数据,本文引用自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兵工署公布的美国租借法案武器弹药一览,截止日期为1945年4月底。
抗战时期,国军获得的美械能装备39个步兵师,美械师装备有M-1汤姆逊冲锋枪1080支,M-1卡宾枪540支,M-1903式春田步枪4500支,轻重机枪约350挺,60毫米迫击炮约170门,81毫米迫击炮约36门,37毫米战防炮24门,75毫米山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或75毫米山炮24门。
另外,军部则辖有三个12门105毫米榴弹炮营,以及一个12门15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装备16辆M3A3轻坦克的战车营。
我驻印度全副美械装备的远征军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廖耀湘指挥的新22师约3.5万人,在胡康河谷战役中,几乎全歼了日军驻缅甸曾在新加坡以3万余人创造了迫使8.5万英军缴械投降奇迹的王牌部队第18师团,我抗日军队能赢得此次意义重大的胜利,在武器装备上取得了对日军的全面领先,应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换装以后的国军,除了在战争末期的缅甸战场,打出了远征军的赫赫威风以外,拿着这般好的美械武器装备,但却没有收复一寸土地,反而在1944年底被日军打出了一个豫湘桂大溃退,损兵折将50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豫湘桂会战的失败,让美国政府彻底失去了扶助国民政府的念头,此后,一直到国军败退台湾,再也没有给国军提供一丝一毫的军事援助。

非常有意思的是,国军大量的美械装备,在抗战以后的解放战争中,大都成了我军缴获的装备,成了志愿军手中的有力武器,在半岛战争中给予了美军以极大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