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荆浩的匡庐图赏析 荆浩山水画 荆浩匡庐图

火烧 2022-01-11 04:24:01 1036
荆浩山水画 荆浩匡庐图   荆浩是山水画的个中高手,他开创山水笔墨并重论,将唐代的“水晕墨章”画法推向成熟,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荆浩山水画   一、“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二、“

荆浩山水画 荆浩匡庐图  

荆浩的匡庐图赏析 荆浩山水画 荆浩匡庐图

  荆浩是山水画的个中高手,他开创山水笔墨并重论,将唐代的“水晕墨章”画法推向成熟,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荆浩山水画

  一、“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二、“大山大水,开图千里”   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荆浩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只可惜留存于世的作品极少,且仅有的几幅画也尚存真伪之疑。

  荆浩匡庐图

  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   此画画中绝磴悬崖,平麓云林,虽看不出具体皴法。但笔墨间表现出了山的雄伟气势,烟岚的深远缥缈,比唐代山水大大前进了一步。   有所书“真迹神品”六个字,一般认为是其真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