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霁雪的注释 戎昱《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12-19 21:25:07 1097
戎昱《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原文及翻译赏析 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原文: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簷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翻译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

戎昱《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原文及翻译赏析  

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原文: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簷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翻译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诗人目光所及处)屋簷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鉴赏

  首句点出残雪产生的背景。

霁雪的注释 戎昱《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原文及翻译赏析

  「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

  次句意境清朗,容量很大。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江边柳条轻盈,随风婀娜摆动。「洗」字,「轻」字,用得极为准确。原来江面上霰雪纷纷,白雾蒸腾;现在一下廓清,纤尘不染,仿佛洗过的一般。原来柳枝低垂,没精打彩,不胜积雪之重压;如今一旦卸下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显得特别轻盈。如此一来,雪的世界当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残余的踪迹了。这么纷繁的意象,仅用了七个字,真是精炼至极。

  三句转笔蓄势。目光由远处转向近处,范围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簷前,景象从壮阔转向细微。「数片」说明雪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雪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像中之虚景。说明雪还没有融尽,簷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像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诗词作品: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诗词作者:【唐代戎昱诗词归类:【写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