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临头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大臣大难临头,告诉亲信:请皇帝诛杀我!皇帝:朕冤枉你了,升官!
大臣大难临头,告诉亲信:请皇帝诛杀我!皇帝:朕冤枉你了,升官!
施文庆是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的宠臣。
施文庆这个人非常聪明,但是他的聪明没有用在正途上,而是整天绞尽脑汁地讨好皇帝、搜刮钱财、排除异己。久而久之,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王公大臣都十分憎恨他。可皇帝陈叔宝却对他宠信有加,所以人们也无可奈何。
有一次,一些正直的大臣私下商议,准备联络百官,一起联名向皇帝上书,揭露施文庆的罪行,一举将其除掉。施文庆探听到这个消息后惶恐不安,立刻找来同党沈客卿、阳惠朗等人密谋,商议保命的对策。
经过一夜密谋后,施文庆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沈客卿、阳惠朗等人抢在百官之前,向陈叔宝弹劾施文庆,并且把罪名说的非常严重,请求立即诛杀施文庆。这让陈叔宝感到十分惊讶,疑惑地询问沈客卿、阳惠朗等人说:“据我所知,你们都是施文庆的好友,为何忽然就反目成仇,非要置他于死地呢?”
沈客卿、阳惠朗等人故意装作愤愤不平的样子,说道:“施文庆不肯提拔我们的官职,我们请求的事情也总是被他拒绝,他哪里算得上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施文庆位高权重,挥金如土,想必他一定贪赃枉法,所以我们才弹劾他。”
陈叔宝一听这话勃然大怒,呵斥沈客卿、阳惠朗等人说:“原来你们无凭无据,只是胡乱猜测而已。你们出于私怨,竟然诬陷施文庆,我险些就中了你们的诡计。”
沈客卿、阳惠朗等人连忙认错请罪,说他们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定积极改正错误。陈叔宝把他们训斥一番,然后就打发走了。
随后,施文庆求见陈叔宝,故作悲痛地说:“我因陛下的厚爱,引起大臣们嫉妒,成为众矢之的。如今就连我的朋友都怨恨于我,何况是别人呢?不如陛下准许我辞官归隐,从此远离朝堂,以免再受到这样的中伤。”
陈叔宝舍不得施文庆,责怪他胆小怕事,并安慰他说:“以后若是再有人胆敢中伤你,我自会为你做主。你一心为国却受此诬陷,我不是昏君,不会被他们的谗言所蒙蔽。你尽管安心为朝廷效力,切勿再生辞官之念。”
很快,百官联名弹劾施文庆的奏章呈了上来,陈叔宝见上面的罪状与之前沈客卿、阳惠朗等人弹劾施文庆时所说的大同小异,忍不住一声冷笑,并不相信。更让陈叔宝生气的是,奏章中竟然说施文庆蒙蔽皇帝。陈叔宝当即大怒,这不是在说施文庆是奸臣,而我是昏君吗?
为了表明自己的“圣明睿智”, 陈叔宝痛斥百官,当场将几个带头的大臣罢免,并提升了施文庆的官位。陈叔宝还感叹说:“忠臣不易,像施文庆这样的忠臣更是难得啊!”
此事以后,施文庆的权势更加显赫,没有人再敢与他作对。

后来,隋文帝想要统一天下,派大军攻打陈朝。各地相继向皇帝上表告急,施文庆都隐瞒不报。群臣商议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南)沿江布防,以阻拦隋军渡江南下,施文庆却不同意,此议只好作罢。隋军兵临城下时,施文庆又消极抵抗,拒绝了大臣的许多良策。589年初,隋军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陈叔宝做了俘虏,而施文庆则自食恶果,遭到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