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狼来了是寓言故事 狼来了(寓言故事)详细资料大全
狼来了 寓言故事 详细资料大全 《狼来了》是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故事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卡通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
狼来了(寓言故事)详细资料大全

《狼来了》是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故事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卡通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狼来了外文名称:Wolf Is Coming创作年代:古希腊作品出处:伊索寓言文学体裁:寓言故事作者:伊索寓意:做人应诚实,不要说谎 电影视频,故事内容,寓言的寓意,行为分析,故事内容
伊索寓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狼来了图片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拚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主要内容:一个孩子经常用狼来了去糊弄人,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救他,但是到后来大家都不信任他了,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最后,他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寓言的寓意
1.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2. 寓言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 3.说谎可能给自己带来一时的好处(利益或戏弄别人取乐等),到头来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好处。 4.在针对与孩子的启示基础上,作为成人,认识到失误的累积必将导致祸害的量变引起质变的事实,此外,有威胁意识是必要的。 5.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因为几次撒谎而抛弃了别人的生命。行为分析
放羊娃,以消耗农夫时间体力等资源,让其做无价值的付出达到其取乐的目的。 农夫,以赶跑狼救人为目的。 农夫的思想行为方式分析: 因为人不是数学动物,农夫也不可能有机率学的知识,但是思维中会有潜在的模糊的机率学方法存在,还有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情感因素和道德素质存在,下面有个综合分析。 1、农夫,第一次听到“狼来了”,因为首次听到,出于信任,认为是真,所以上山。 2、农夫,第二次听到“狼来了”,虽然对放羊娃的信任有所降低,但还有 1/2机率为真的。于是又上山。 3、农夫,第三次听到“狼来了”,基于前两次的假,按机率算是1/3为真的。机率较低(实际上有人习惯性对人或事物的判定,一旦认定,所得出的机率值比数学算出的还要更低)就不上山了。 上述分析,农夫具有纯朴善良的本性才会有两次施以援手,但是两次上当让他很生气,在第三次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情感因素左右了他对行为价值的判断,人的自私和冷漠的一面表现出来了。对于行为价值的判断引入统计学中的加权的概念,能够弥补机率的不足,才更清晰,对于涉及到人的生命来讲也更符合人性。 加权分析: 上述对农夫的分析里的机率认识,远不能满足对实际行为价值的分析,真假只是以次数作对比,缺少轻重的权衡。比如说铁和黄金,体积一样,衡量价值就不能单纯比较块数多少来判断。轻重分析: 1、“狼来了”为真:会威胁到孩子和羊的生命安全,如果农夫大意了也可能对其自身生命有威胁。 2、“狼来了”为假:损失的是农夫的体力和时间。 通过轻重分析可以看到,”2“和”1“来比较微不足道,无论多少次的假都无法和真对等。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不光要教育孩子诚实,还要教育孩子不要拿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大事情开玩笑。对于成人来说,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孩子的说谎和无知就置其生命与不顾,无论上当多少次都应该去救,只要有一次是真的把人给救了就值得,也足以教育所有的人了。上当多次还能够依然舍弃个人的小利,对生命不弃,这不更凸现人的高贵品质吗? 对成人的教育意义是:当自己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而自己无法判断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