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方近代史的开端 谁能告诉我宁夏详细的近代史一定要详细

火烧 2022-03-26 03:20:04 1066
谁能告诉我宁夏详细的近代史一定要详细 您好 先面试一些 你可以看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是中华文

谁能告诉我宁夏详细的近代史一定要详细  

您好 先面试一些 你可以看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以西夏安宁得名。

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

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西周至秦朝时期?   西周建都于镐(今西安市西)其统治中心在陕西关中,故其以北地区,包括内蒙河套,宁夏全境及陕西、山西北部称为朔方。

春秋时期,今固原地区为乌氏戎所居,今银南地区以盐池为中心是朐衍戎的势力范围。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攻取乌戎地,置乌氏县(今固原县南泾水北岸)辖今固原地区。

之后又在盐池县境设立朐衍县、辖今银南地区。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后,两县划归北郡管辖,这是宁夏地区有行政设置之始。

  秦朝时宁夏为北地郡,郡治在甘肃宁县。

汉朝属朔方史部。

西汉时将北地郡治往今甘肃环县。

固原设安定郡。

宁夏分属北地郡和安定郡。

东汉将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肃镇原县,将北地区郡治移至今吴忠市利通区西南。

  唐朝至明清时期?   唐朝时期,宁夏全境属关内道,设6州:原州、灵州、西会州、安乐州、雄州、警州。

  北宋时期宁夏地区属秦凤路,后宁夏北部被党项族李继迁占领,北宋只控制宁夏南部,宁夏南部改属泾原路。

  公元1271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但到1276年才完全灭宋。

元朝时期在西夏国故地设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

  明初在宁夏设府,后改为。

曾增设宁夏左屯卫,中屯卫和前卫、中卫、后卫。

后改设宁夏镇和固原镇,长城沿线设九个防区,称九镇,为明代边重镇之二。

  1648年,清朝在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下制卫所,宁夏为准省级。

后撤,改宁夏府,下设州县,归属甘肃,但又升宁夏总兵为提督,继增置满营将军府于宁夏,仍不失省级格局。

  民国时期   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华民国,改府为道。

因右为朔方,改为朔方道。

1913年,又改回宁夏道。

  1928年10月17日,民国中央政府第159次会议决议,设宁夏省。

全省面积约274910平方千米。

西方近代史的开端 谁能告诉我宁夏详细的近代史一定要详细

  1929年,宁夏建省。

辖朔方道八县外,将阿拉善、额液晶纳划入。

又将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划置磴口县。

  1933年元月,马鸿逵受蒋介石委任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主政宁夏。

1933年9月划中卫县东部为中宁县,1941年4月1日划宁夏、宁朔两县为永宁县,平罗县北增为惠农县、陶乐县,并将宁夏县改名为贺兰县,1945年将灵武县属之吴忠镇改为吴忠市。

新的宁夏省领二旗九县:阿拉善旗、阿济纳旗;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戊县(后改为预旺县、再改为同心县)、磴口县。

增设香山、居延、紫湖三个设治局,1944年4月增设银川市。

1947年宁夏省会置银川市。

此后,直到解放前夕,全省共增设达13县,1市、3设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

同年12月23日成立宁夏省,沿用了宁夏原称。

额济纳旗划由甘肃酒泉专区代管,并于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宁夏省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23日,中共宁夏省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员会。

同时,调三边军分区三大队驻防定远营。

  1950年1月,成立吴忠市,5月又改为吴忠镇,10月恢复为吴忠市。

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原定西专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划归平凉专区。

  1952年5月,永宁县第四、第六两区及贺兰县第四区各一部划归银川市。

8月15日,为增进民族团结,阿旗首府定远营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复备案通过。

  1953年11月2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区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宁夏省“金、灵、吴、同”回民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吴忠市成立,与吴忠市人民政府合署办公。

4月4日,宁夏省政府批准,惠农县成立两个相当于区级的回族自治区,即宝丰回族自治区和灵沙回族自治区。

5月,中宁县耍义山乡(原四区六乡)划归同心县管辖。

7月,宁夏省“金、灵、吴、同”回民自治区筹委会改名为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筹委会。

  1954年4月21日,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下辖吴忠市、金积县、灵武县和同心县。

1954年7月14日,内务部批准,银川市由6个区合并为4个区。

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并入甘肃省。

1954年11月3日,宁夏省撤销合并于甘肃省后,原河东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不变,新设银川专区。

1954年11月经内务部批准,惠农县人民政府由宝丰城迁驻黄渠桥。

  1955年4月28日,甘肃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更名为甘肃省吴忠回族自治州,领导金积县、灵武县、同心县,并代管盐池县。

12月1日,国务院批准盐池县正式划归吴忠回族自治州管辖。

1955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以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9月4日,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批准中卫县成立甘塘镇,是自治区最早的城镇之一。

9月25日,中共宁夏工委批准永宁县的永华乡全部、杨显乡的部分地区和贺兰县的芦花乡全部和苏峪乡的大部(含贺兰牧场全部)划归银川市管辖。

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辖2市、1专区、17县: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县、中宁县、同心县、灵武县、盐池县、金积县、固原县、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泾源县。

总面积约6.64万平方千米。

  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所辖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治区辖2市、1专区、1旗、16县,市辖县级区2个。

自治区面积由原6.64万平方千米增至17万多平方千米。

  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

  1979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将阿拉善左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7月1日起正式划回)。

   宁夏回族自治区辖2地级市(银川、石嘴山)、2地区(银南、固原),16县,市辖县级区7个。

  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员会”,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以“乡”名称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称。

  2001年7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固原地区和固原县,设立地级固原市和原州区。

  2002年10月19日,撤销银川市城区、新城区和郊区,将银川城区分别设立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和金凤区;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

10月25日,灵武市由吴忠市代管变更为由银川市代管;红寺堡开发区划归吴忠市管辖。

  2003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设立沙坡头区;将中宁县、海原县划归入中卫市,随后又将同心县的喊叫水乡划归中宁县管辖;撤销石嘴山市惠农县和石嘴山区,设立惠农区;撤销陶乐县,将红崖子乡、高仁乡和马太沟镇划归平罗县管辖,将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

  2008年1月11日至2008年4月26日,先后将海原县兴仁镇、蒿川乡和兴隆乡分别划归中卫市沙坡头区和同心县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七营镇、甘城乡和炭山乡大部划归海原县管辖。

  2008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海原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海城镇迁至黑城镇。

  2008年11月26日海原县黑城镇更名为三河镇。

  2009年10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以吴忠市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大河乡、南川乡的行政区域为红寺堡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红寺堡镇。

  2009年12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同心县、盐池县列为吴忠市扩权强县试点县,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探索经验。

决定将发展、改革;工业、安全生产;农牧、粮食、林业、水利;商务、旅游、外事;建设、国土、交通、环保;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广电、体育、旅游;财政、审计、税务、物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民政、民族宗教;工商、质监十大领域的100项管理权限直接下放到两县。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扩大同心县、盐池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

  宁夏是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5个“省直管县”试点省区之一。

此次改革的关键词是“扩权强县”,也就是说,同心县、盐池县与吴忠市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改变,只是在实行自治区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主要从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出发,将能放的行政审批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尽可能一放到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