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为什么出现在暖季,冬天反而没有
在春末和夏季里,有时早上还是好好的天气,中午前后却下起冰雹来了。这时空气的温度虽然很高,落下来的却是球形、圆锥形或形体不规则的冰块;而在冬季,空气的温度很低,反而不落冰雹,这是什么道理呢?
要弄明白这一个道理,就得先知道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原来冰雹和雷雨同出一家,它们都来自积雨云,只是产生冰雹的积雨云升降气流特别强烈,这种积雨云又称为冰雹云。而这种产生冰雹的冰雹云大多出现在暖季,很少出现在冷季。积雨云是空气强烈对流所造成的,它是空气很不稳定的产物。而空气强烈不稳定,在阳光强烈的暖湿季节最容易发生,那时空气中含的水汽很多,而且低层大气又易被太阳晒热的地面所烤热,形成下热上冷的很不稳定的空气柱,发生强烈对流,并发展为能产生冰雹的积雨云。其次,这种云中的上升气流很强,足以支持云中增大的冰雹块,所以能使云中冰雹随着气流的升降,不断与沿途的雪花、小水滴等合并,形成具有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当它增大到一定程度,上升的气流无法支持时,就降落到地面上来。这就是暖季出现冰雹的道理。
![]() |
在冬季,一来太阳光斜射地面,地面接受太阳的热量很弱,引不起强烈的对流,而且空气干燥,即使发生对流,也不易形成高大臃肿的积雨云,纵然形成了,由于它里面上升气流不可能很强,也不足以支持云中形成冰雹的过程,所以在冷季不会有大冰雹。
也许有人会问:形成冰雹的环境温度一定很低,而在暖季很热,怎么会形成冰雹呢?这是因为在盛夏时,即使地面温度高达30℃以上,但由于上升空气的温度是随着高度而下降的,在云底的高处,温度就只有20℃了;云中距地面4千米左右的地方,温度已在0℃以下,一块冰雹云云顶可伸展到距地面10千米以上,所以空中有充分厚的低于冰点的低温区可以孕育冰雹块。
关键词: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