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士传 三国士变是谁谁有它的传
三国士变是谁谁有它的传
不对,他真正的名字叫士燮(xie),因为这个燮字很少见,又长得很象繁体字变,所以很多人误称为士变。
三国时期的士燮:
字:威彦
籍贯:苍梧广信
生卒 137 — 226(90岁)
官职:卫将军 交趾太守 龙编侯
汉末为交趾太守,督岭南七郡。
三国时为龙编侯。
著作有《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传于世。
士门家族是当时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士燮弟壹,为合浦太守;次弟黄有,为九真太守;三弟武,为南海太守,加上士燮的交趾太守,士家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
《三国志》记述,士燮出门时,『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
』『尉他』即南越王赵佗。
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在赵佗之下。
〔历史年表〕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
其先祖本是鲁国汶阳(今山东汶河北岸)人,王莽之乱时,避地于交州。
历经六世至士燮之父士赐,于桓帝时为日南太守。
士燮年少时游学京师,拜颍川刘子奇为师,研治左氏春秋。
后察孝廉,补尚书郎,因公事免官。
在父亲士赐丧制满期后,士燮举茂才,除巫令,迁交趾太守。
士燮为人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者数以百计。

士燮又沉醉于《春秋》,为之作注解。
陈国人袁徽曾与尚书令荀彧书云:「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羇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
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
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
」其见称如此。
《葛洪神仙传》载:「士燮曾经病死,而且已过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士燮服下,再把水含在他口中,手捧其头不住摇动以消融丸药,服后不久,士燮即能开目动手,脸上渐复人色,半日而能起坐,四日更复能说话,终于恢复常态。
董奉字君异,侯官人。
」可谓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