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 慈禧叶赫那拉氏之尸,慈禧是叶赫那拉氏人吗 跟爱新觉罗氏 有什么关系
慈禧叶赫那拉氏之尸,慈禧是叶赫那拉氏人吗 跟爱新觉罗氏 有什么关系
慈禧是叶赫那拉氏人吗 跟爱新觉罗氏 有什么关系啊
慈禧是叶赫那拉氏人,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帝)的妃嫔,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叶赫那拉氏因诞育了皇太极,成为清朝最为尊贵的开国皇后。但是不知何时,谣言渐起,传说清朝祖制,宫中后妃不选叶赫。还附会说当年慈禧进宫的时候没有被选为皇后,只是选为地位很低的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甚至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
慈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统之亲,努尔哈赤就是叶赫那拉氏所生,也是叶赫那拉氏家的姑爷,他的皇帝儿子皇太极也是叶赫那拉氏所生,在大清朝时有一个世代说法就是叶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
努尔哈赤的皇后也就是皇太极的母亲,就是大清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孝慈是叶赫部长杨吉努之女,在明万历十六年,她14岁时是作为建州女真与叶赫女真结军盟的条件嫁与努尔哈赤的,她与努尔哈赤生活了15年,仅生下皇太极一子。
她于29岁便病逝,于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极追谥为太祖高皇后。 在孝慈与努尔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间,正是努尔哈赤积极向外扩张,统一女真各部,并收降一部纳娶一妃的辉煌时期。
努尔哈赤是用36年的时间统一蒙古与东北其他各部之后,最后才向叶赫那拉氏宣战的!原因有一个,因为叶赫那拉的汗是他的亲舅舅,各守关的将领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亲人。
当时,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包围了叶赫城,但他没有马上宣战,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请求叶赫那拉氏投降,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明朝政权。可是叶赫纳拉家族认为,你是我们家的姑爷,你不听我的指挥,还要听你的,那哪行呀!坚决不同意。
就这样,努尔哈赤向叶赫那拉宣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最终杀进城去,杀了几万人,而叶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围的首领也纷纷自杀,宁死不降,直到最后,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轻的看到大势已去,大势所趋,才向努尔哈赤投降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慈禧;人民网-慈禧其人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那拉氏,为什么还能当清朝太后呢?
慈禧太后为什么出身于叶赫部但是还是能当上清朝的太后,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儿莫名其妙。叶赫那拉氏在历史上虽然和爱新觉罗一氏有着深仇大恨,或者说是对于女真部落首领的争夺之战,但是这并不影响皇帝和太后的位置和关系,成为爱新觉罗氏的女主人,因为在朝代更替的时候,时代变迁,所有的一切都会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如果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联姻会有好处,那么很简单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和了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的联系,这也就是慈禧太后为什么能够成为太后的原因,这样看来似乎很简单很简单,本质上就是因为这之间有着某种利益的关系。
至于大家所说的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氏之间的仇恨,那是在清朝入关之前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的驱使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光绪皇帝的皇后是叶赫那拉,这并不表明什么问题,虽然也是曾经曾有记载灭大清者必定要结合叶赫那拉氏,似乎这一切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之间虽然有着所谓的世仇,但是在利益的面前,所有的一切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爱新觉罗是当时时代的首领,为了生存下来,叶赫那拉也只能选择服从,那么至于为什么会有你叶赫那拉氏成为皇后,很简单,因为双方的利益,至于说是初步能接近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在以前,汉和匈奴也经常会有联姻这种情况。 并不是说叶赫那拉氏就不能成为爱新觉罗的皇后,在利益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一切皆有可能。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什么?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指在努尔哈赤灭亡叶赫那拉部族的时候,当时叶赫那拉部族的大将临死对天所发的毒誓,大致内容是“我死后,我的后代就算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定会覆灭满洲国的”。
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亡清必叶赫那拉氏”的留言传出。甚至还有传言说清朝皇室曾有“叶赫那拉氏不得入后宫”的祖训,这句话的意思是叶赫那拉氏不能纳入皇帝的后宫,以免祸乱君心,导致朝代的灭亡。
《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那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
但满文、汉文、朝鲜文的文献尚无修堂子挖出石碑的相关记载,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似乎是一种冥冥当中的历史巧合。
扩展资料:
叶赫那拉氏又被译为叶赫纳兰氏,满族古老姓氏之一,姓氏起源于五代时期的女真时代,那是叶赫那拉氏的祖先率领全族搬迁到叶赫河附近定居,就将部落定位叶赫部,部落内的民众就姓叶赫那拉。
虽然,民间有着各种流言,但是,满清皇室是不把这些当一回事的,毕竟诅咒之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
叶赫那拉氏在清朝总共出了三个皇后,她们分别为清太祖孝慈高皇后、咸丰帝的慈禧皇后和光绪帝的隆裕皇后。
慈禧皇后,名叫叶赫那拉氏慈禧,咸丰帝的宠妃,在咸丰帝死后,把持清朝朝政47年,最后于72岁时病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赫那拉氏
清朝历史上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怎么来的?
相传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世居在此。某一天,草原上燃起了烽烟,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后则发出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幺,我们姓它!”爱新觉罗的头领恼羞成怒,下令发动战争,双方就在叶赫城外开战。最后,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并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从此,叶赫那拉氏也就成为了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
明末,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再次爆发大战,叶赫那拉不幸战败。从此不仅草原上的形势骤变,就连日后入主中原的天子都变成了爱新觉罗氏。
努尔哈赤当年派了额亦都对抗叶赫将领布斋的来攻,结果布斋战败,建州人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而努尔哈赤从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
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似乎是一种冥冥当中的历史巧合。
扩展资料:
叶赫那拉的分布:
清朝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纳喇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
其各地方包括尼马察、张、科尔沁、长白山、伊巴丹、伊兰费尔塔哈、布尔哈图、伊哈里、扎库木。
在努尔哈赤征服与招抚下迁居到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以后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占四方,为满族的形成和清朝的建立创造了必备条件。
顺治元年(1644年)纳喇氏大部分入关,定居北京并派遣到各地驻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各出过几个皇后
叶赫那拉氏2个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清太宗皇太极生母。
2、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懿贵妃,即慈禧太后。
钮祜禄氏6个
1、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康熙帝继皇后,遏必隆之女
2、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雍正帝熹妃、熹贵妃,乾隆生母
3、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嘉庆帝继皇后,
4、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帝嫡福晋,
5、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帝全嫔、全妃、全贵妃、全皇贵妃、继皇后,
6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咸丰帝贞嫔、贞贵妃、继皇后

扩展资料:
1、太祖孝慈高皇后:
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名孟古姐姐(音译,又译孟古哲哲),太祖初起兵,如叶赫,杨吉砮以后许焉。杨吉砮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杀,子纳林布禄继为贝勒,又为成梁击破。
岁戊子秋九月,以后来归,上率诸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礼。是岁,后年十四。岁壬辰冬十月,太宗生。岁癸卯秋,后病作,思见母,上遣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
2、慈禧太后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
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光绪三十四年,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于菩陀峪清东陵。
参考链接:叶赫那拉氏_百度百科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什么 叶赫那拉氏慈禧复仇记揭秘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指在努尔哈赤灭亡叶赫那拉部族的时候,当时叶赫那拉部族的大将临死对天所发的毒誓,大致内容是“我死后,我的后代就算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定会覆灭满洲国的”。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亡清必叶赫那拉氏”的留言传出。甚至还有传言说清朝皇室曾有“叶赫那拉氏不得入后宫”的祖训,这句话的意思是叶赫那拉氏不能纳入皇帝的后宫,以免祸乱君心,导致朝代的灭亡。还有传言说,皇太极在建造故宫的时候,曾在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灭大清者,叶赫那拉”。但是后世又没人见过这块石碑,所以此传言的真实度还有待考证。
慈禧太后是什么民族的?
慈禧属于叶赫那拉氏,民族隶属满族。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所有满族族谱一样,均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影响,它既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亦为表明身份地位的证明。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后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慈禧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
参考资料:慈禧-百度百科
爱新觉罗(329)有什么关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