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邓超资料详细资料大全 银正雄详细资料大全
银正雄详细资料大全 银正雄,祖籍湖南邵阳,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诗人、小说家,活跃于1970年代-1980年代台湾文坛。对台湾文学的本土化与论战,抱持反对态度。他最有名的小说作品《返乡》与陈若曦、王
银正雄详细资料大全

银正雄,祖籍湖南邵阳,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诗人、小说家,活跃于1970年代-1980年代台湾文坛。对台湾文学的本土化与论战,抱持反对态度。他最有名的小说作品《返乡》与陈若曦、王祯和、施叔青、七等生、黄春明、杨青矗等人作品并列于该年代的重要作品。宁外还有《藏镜人》小说集,长诗《瓶中书》。
1977年4月,银正雄于《仙人掌》文学杂志发表《坟地那里来的钟声》,针对王拓首创乡土小说《坟地钟声》提出台湾乡土文学从清新可人、纯真和悲天悯人本质转变成为「具有仇恨、愤怒的皱纹」、「表达仇恨与憎恶等意识」,该文章被视为攻击台湾乡土文学的首篇文章。
基本介绍
中文名:银正雄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高雄出生日期:1952年生 人物简介,生平,当下活动,人物简介
银正雄,祖籍湖南邵阳,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诗人、小说家,活跃于1970年代-1980年代台湾文坛。对台湾文学的本土化与论战,抱持反对态度。他最有名的小说作品《返乡》与陈若曦、王祯和、施叔青、七等生、黄春明、杨青矗等人作品并列于该年代的重要作品。宁外还有《藏镜人》小说集,长诗《瓶中书》。生平
1977年4月,银正雄于《仙人掌》文学杂志发表《坟地那里来的钟声》,针对王拓首创乡土小说《坟地钟声》提出台湾乡土文学从清新可人、纯真和悲天悯人本质转变成为「具有仇恨、愤怒的皱纹」、「表达仇恨与憎恶等意识」,该文章被视为攻击台湾乡土文学的首篇文章。当下活动
2010年9月14日,有感台湾媒体日益沉沦,率先发起「四拒运动」──拒听、拒看、拒买,企业拒登广告。 希望借由全民力量,让媒体有自省反思的能力,改变过去以利益挂帅,收取广告宣传费,为特定政党政客宣传、掩饰、扭曲事实报导的恶质行径。 很赞哦! (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