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洛阳这个名字多少年了 洛阳在历史上的名称
洛阳在历史上的名称 洛阳在历史上的名称有: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1、斟鄩斟鄩(zhē xú ),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
洛阳在历史上的名称
洛阳在历史上的名称有: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
1、斟鄩
斟鄩(zhēn xún),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

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为都 。
根据文献记载夏后氏活动的中心区域。
斟鄩位置在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
2、西亳(bó)
据说是偃师在商代的地名,其位置在豫州的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 [1] ,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
商代洛阳在帝乙、帝辛时的甲骨卜辞中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城邑,称为“洛”或者“洛师”,可能为商代的西亳城。
3、洛邑
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洛阳“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为最早的“中国”所在地,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尚书》称“土中”、“洛师” 、“洛邑” 、“新邑洛”、“东国洛”。
何尊铭文称“成周”、“中国”、“王城”等。
洛邑瀍水两岸分布有周朝成周城和王城两座都城。
4、雒阳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5、洛京
有两种释义,一为唐朝的东京洛阳,时人又称洛京。
二为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定都洛阳,因当时另有东京兴唐府,故称洛阳为洛京。
三年,改兴唐府为邺都,洛京复唐号称东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斟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雒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京
很赞哦! (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