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了解陕西文化 关于陕西的历史文化

火烧 2021-11-19 23:23:07 1059
关于陕西的历史文化 人类发源地之一陕西是人类先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关中平原的灞河上游繁衍生息,用旧石器为工具,与大自然作斗争。到距今三四万年时,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

关于陕西的历史文化  

人类发源地之一

陕西是人类先祖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关中平原的灞河上游繁衍生息,用旧石器为工具,与大自然作斗争。

到距今三四万年时,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他们活动在西安附近和整个渭河流域。

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原是六七千年前母系公社的一座村落。

半坡人以渔猎和农耕为生,会制造很多精巧的石质工具,有了纺织和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会建筑能抵御风寒的房屋,身穿衣服,生活在组织的公社之中。

大约又过了一两千年,西安附近的母系氏族公社逐渐发展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沣河流域发现有许多这个时期的遗址。

这时的人类已使用木耒和石镰等新式工具,使农业生产向前进了一大步,畜牧业也有了发展,并且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

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改造自然,一步步地揭开了古代文明历史的序幕。

古 代 政 治 中 心(周)

周人原是活动于关中西部的一个部族。

相传周的祖先后稷被舜分封在武功。

泾河流域的彬县、旬邑一带,也是周人活动的一个中心。

到古父公时,他们由旬邑迁居岐山南的周原,营建宗庙城廓,开荒种地,还设立官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周国,首都就在岐山、扶风之间。

到周文王时,周国迅速发展,攻灭了附近许多小国,并进一步在沣河西岸修建了丰京(今长安县马王村附近)。

公元前1121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

武王又在沣河东岸修建了镐京(今长安县斗门镇附近)。

丰、镐共同作为周王朝的首都,历时360余年。

这是古代在关中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全国政治中心和大城市。

“陕西”这个名称,也是在西周初年出现的。

周武王的胞弟周公和大臣召公的封邑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陕原以东属召公管辖,陕原以西属周公管辖,后人因称陕原以西地区为“陕西”。

古 代 政 治 中 心(秦)

春秋战国时期,陕西为秦国的治地,所以陕西又被简称“秦”。

秦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今甘肃省清水县一带。

公元前677年,秦人在关中的雍城(今凤翔县城南)建都。

公元前383年,迁都栎阳(今临潼县武家屯)。

公元前350年,又迁都咸阳(今咸阳市长陵车站附近一带)。

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朝建立。

咸阳便成为当时全国的首都。

古代政治中心(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因咸阳已被项羽焚烧一空,汉王朝最初驻在秦的旧都栎阳。

到公元前200~198年,长乐、未央两座宫殿相继修好,刘邦搬进新城。

汉惠帝时又征调民工,修了外廓城(在今西安市西北10余里处)。

从汉高祖起,未央宫作为西汉国家政府所在地,历时214年。

西汉以后,又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7个王朝相继在汉都城建过都。

其间,赫连勃勃称大夏王,建都在统万城(今靖边县长城外白城子)。

古 代 政 治 中 心(唐)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第二年,隋创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都城(今西安市区所在地),当时名“大兴城”。

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浪涛中,太原留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的策动下反隋。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王朝。

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元年到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27~649年),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整个唐帝国也成为我国历代王朝中最强盛的一个。

唐王朝历时近300年。

当时的长安,城周长35.5公里,人口100万,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国际上著名的大城市。

在封建社会中,都城是全国封建势力的中心,历代农民起义军也都把斗争矛头指向这个中心。

如汉末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唐末的黄巢农民起义军,明末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都曾攻入长安,并在这里建立过短暂的农民政权。

黄巢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失败后,唐王朝摇摇欲坠。

公元904年,大军阀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到洛阳。

还拆毁长安宫殿建筑,将木料顺渭水、黄河而下漂往洛阳。

此后,长安这座历史名城被彻底破坏,陕西也就不再是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了。

丝 绸 之 路

了解陕西文化 关于陕西的历史文化

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5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享誉中外的“丝绸之路”。

西汉每年派出的使者和西域各国来朝的使者、商人相望于道,络绎不绝。

当时最使商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的丝绸,他们称中国的丝绸为“大也波儿”,意思是“和真的一样”,把中国称之为“丝国”。

用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光辉夺目。

西域各国王公贵族都争先恐后的购买中国丝绸,以显荣耀。

因而商人们的丝绸生意日益红火,汉朝通往中亚各国的商路因而也成了商人们进货的必经之路,人们均称这条商路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是:从汉朝的长安出发,向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至敦煌以西分为三道:沿昆仑山北麓的楼兰、于阗、莎车、疏勒,到大夏、身毒等国,为之南道;沿天南麓的焉耆、龟兹(库车)经疏勒,到大宛、大秦诸国为之中道;沿天山北麓的车师、乌孙,到康居、奄蔡等国为之北道。

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各国一致抵抗匈奴,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出使者到西域各国。

同时西域各国也派使者前来汉朝朝拜。

这对双方都大有益处。

西汉从西域各国得到了葡萄、石榴、西瓜、大葱、胡萝卜、蚕豆、黄瓜之类的东西,尤其是高头大马,让西汉武帝甚是欢喜。

而汉朝的丝绸、漆器、玉器、铜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打井、冶铁技术先后都传到了西域。

这样一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着深远影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