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宣教ppt图文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患病人群正在全世界迅速扩大,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1989年第42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要求各成员国重视糖尿病的防治,要制定和实施糖尿病防治计划,逐步实现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预防糖尿病的发病;二级预防即对糖尿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即延缓和预防糖尿
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而糖尿病教育则是贯彻三级预防的关键。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个性化的辅导,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有效地防止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糖尿病基础知识的宣教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以代谢紊乱症候群即“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为主。
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mmol/L。
②空腹血糖≥7.0mmol/L。
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小时血糖≥11.1mmol/L。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2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病程长,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如角色缺如、角色强化等。
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地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
以正确的药物为基础,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3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这一基本措施并不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而改变。
只有药物与饮食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疾病发展。
3.1 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既要考虑充分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
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定其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总热量中的50%~5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粮食来提供;15%~20%的热量应由蛋白质提供;其余25%~30%的热量应由脂肪提供,脂肪包括烹调油。
3.2 均衡饮食。
三大营养素的组成比例要合理,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量蛋白质为宜;食物要多样化,谷类、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动物性食品主要提供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豆制品主要提供植物蛋白;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多选用绿色蔬菜;粗细搭配,提倡高纤维饮食;食盐要限量,每天不超过10g为好;注意补充微量元素食品,如含硒、铬、锗等食品。
3.3 早、午、晚三餐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随意增减食量,这样才能达到血糖稳定。
正餐时防止血糖偏高不能吃太多,必要时可在正餐之间及睡前加餐,主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点心为主,以减少因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的机会,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3.4 随身携带零食。
为防止药物治疗特别是注射胰岛素时出现低血糖现象,外出时可随身携带饼干、糕点、木糖醇等代糖食品,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服用。
4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改善代谢紊乱。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而有规律的中强度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运动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这样有利于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故运动后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中老年患者在运动前应进行全面体检,运动时间和强度也要相应调整。
5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5.1 口服治疗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有以下五类: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5.2 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使用适应征:Ⅰ型糖尿病—关注LADA早期胰岛素注射、Ⅱ型糖尿病、口服药失效(除外不配合, 自我关怀差或仅有失效历史)、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严重疾病(如结核病)、肝肾功能衰竭、妊娠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胰岛素分为短效类: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中效类:诺和灵N,优泌林N,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长效类:PZI。
5.3 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总之,无论患者进行哪种降糖治疗,医务人员都要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不同类型,用药要准确,特别在联合用药时更应小心谨慎。
胰岛素治疗在饭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
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
6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糖尿病病人应定期进行全身体检,特别是对眼、肝肾功能、血脂、血压等的检查。
注意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嘱患者经常用清水擦洗身体,特别注意保持口腔、会阴、足部的清洁,皮肤出现瘙痒时尽量少抓以免抓破。
穿宽松柔软透气好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如发现皮肤破损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如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以及有明显的饥饿感等低血糖情况,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防治低血糖的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停用降糖药物或饮食过量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昏迷,应立即送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7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
自我监测可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若没有自我监测,那么之前的所有治疗都是盲目的,没有对比性。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监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购买一台血糖仪,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便于调整用药及更好的控制饮食,避免高血糖发生,继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通常一天可测4次血糖:1次空腹血糖,3次餐后两小时血糖。
如为刚确诊的患者、服用易引起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时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增加监测次数。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糖尿病病人,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属,也不能只依靠医生进行宣教,还要把营养师、运动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形式多样、易懂易学的宣传教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 上一篇
爱情电影 有一个美国电影在CCTV6播过,剧情好像是一个人到了一个小镇,里面的人不是很欢迎他,里面记不太清楚了
有一个美国电影在CCTV6播过,剧情好像是一个人到了一个小镇,里面的人不是很欢迎他,里面记不太清楚了 有一个美国电影在CCTV6播过,剧情好像是一个人到了一个小镇,里面的人不是很欢迎他,里面记不太清楚
- 下一篇
sentences是什意思 英语谚语:Proverbs are short sentences drawn from long experience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Prover are hort e te ce draw from lo g ex erie ce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Prover are hort e te ce draw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