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历史事件 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
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的重大事件:
1、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
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
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
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2、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
史称“宣王中兴”,
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王中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