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资金占用 科目汇总表中资金占用类多而资金平衡表中来源类多是什么原因
科目汇总表中资金占用类多而资金平衡表中来源类多是什么原因
科目汇总表中资金占用类多而资金平衡表中来源类多是什么原因
首先说你是什么时候学的会计?现在已经不用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和资金平衡表这样的名词了。现在叫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资金平衡表叫资产负债表了。
另外科目汇总表汇总的是一个阶段的发生额,而资产负债表是某月或期末的余额,没有可比性。科目汇总表要把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相等就可以了。资产负债表是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相等就可以了。不要用科目汇总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字相比较。
资金平衡表和科目汇总表一样吗
资金平衡表是指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曾经等用以全面地、总括地反映某一日期时的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分“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部分,各设若干专案,专案的记录金额来自各类帐户。 “资金占用”方各专案主要反映资金的分布、使用、存在的状况。“资金占用”方和“资金来源”方的金额总计应相等。通过阅读资金平衡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用,来源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政策,并做为考核,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表叫“比较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列出本期的金额数时,同时列出上期期末数,以便于投资者比较。
科目汇总表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定期对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按各个会计科目列示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依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科目汇总表中各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应该相等,因此,科目汇总表具有试算平衡的作用。科目汇总表是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下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式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式”,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式。
资金平衡表中固定资产减折旧后,资金占用和来源不平衡怎么处理啊
1、资金平衡表是根据“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平衡公式编制的,这一会计平衡理论突出的是每一项资金占用必定有其来源,或是说每一项资金来源必定有它的去向,有多少资金占用,就有多少资金来源,二者始终保持平衡。 2、资金平衡表是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报表。对于固定资产折旧: (1)一般不计提折旧; (2)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与行政单位基本相同。 3、固定资产分录 (1)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用修购基金购置) 借:事业支出(用结余资金购置) 借:专款支出(用拨入专款购置) 贷:银行存款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租入时: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 支付租金时: 借:经营支出等 贷:固定基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3)转让、报废、毁损及盘亏 按照所减少固定资产的原价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清理费用: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银行存款 4、按照上面固定资产分录进行账处理,编制的资金平衡表就会平衡了。
《资金平衡表》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关的资金资讯。了解企业资金占用结构及其合理程度。各项资金计划的执行结果。为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机关提供有关资金计划的执行结果。
1、资金平衡表是指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曾经等用以全面地、总括地反映某一日期时的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
2、它分“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部分,各设若干专案,专案的记录金额来自各类帐户。 “资金占用”方各专案主要反映资金的分布、使用、存在的状况。“资金占用”方和“资金来源”方的金额总计应相等。
3、通过阅读资金平衡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用,来源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政策,并做为考核,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表叫“比较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列出本期的金额数时,同时列出上期期末数,以便于投资者比较。该表已经被资产负债表所取代。
4、反映工业企业某一日期(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以及资金变动情况的资金类报表。工业企业的主要会计报表。它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关的资金资讯;了解企业资金占用结构及其合理程度;各项资金计划的执行结果;为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机关提供有关资金指标,便于国家进行巨集观调控和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为企业债权人、股东等提供有关资产偿债能力等资讯,结合其他报表,从一个侧面检查企业账务处理正确与否,保证会计报表体系的完整性、正确性。
什么是资金平衡表,怎么做?
资金平衡表是指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用以全面地、总括地反映某一日期时的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分“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部分,各设若干专案,专案的记录金额来自各类帐户。“资金占用”方各专案主要反映资金的分布、使用、存在的状况。“资金占用”方和“资金来源”方的金额总计应相等。通过阅读资金平衡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用,来源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政策,并做为考核,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表叫“比较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列出本期的金额数时,同时列出上期期末数,以便于投资者比较。资金平衡表的基本格式见下表。
资金平衡表 (单位:元) 资产占用 期末数 资金来源 期末数
固定资产合计 9,063,942 固定资金合计 9,063,942
固定资产原值 12,824,292 国家固定资金 9,063,924
减去: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3,076,350
流动资产合计 9,063,942 流动资金合计 18,410,113
定额流动 18,410,113 国家流动资金 12,523,490
资产合计 17,131,252 企业流动资金 523,000
储备资金 6,221,717 流动资金借款 2,477,000
生产资金 5,338,846
成品资金 5,570,689
其他流动 1,278,861
资产合计 596,714
发出商品 870,467 应付款项 189,319
货币资金 188,320 未交税金 2,056,302
应收款项 预提费用 1,019,640
专项资产合计 11,301,860 专项资金合计 11,301,860
总计 39,775,915 总计 38,775,915
对表中各专案解释如下:
1.资金占用:指各经济组织或机关等单位资金的分布,使用和存在的状态。如固定资产,它反映了固定资金的占用状态。
2.固定资产;它反映了资金长期占用的状况。
3.固定资产原值:指购建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全部支出,即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4.固定资产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而计入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并形成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一种专用资金。
5.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6.流动资产。
7.定额流动资产:指规定有定额资金占用的流动资产。
8.储备资金:指从支付货款采购材料、物资开始,到材料、物资投产为止,在整个供应过程中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它具体包括: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所占用的资金。
9.生产资金: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到产品制造完成验收入库止的阶段内所占用的流动资金。
10.成品资金.指从产品完工检验合格入库起,到销售取得货款或结算货款为止,这一阶段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具体包括:库存产成品等所占用资金。
11.其他流动资产:指非定额流动资金所战胜的实物形态。具体包括:发出商品、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
12.发出商品:一般指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进行销售所发出,但尚未收到货款的产成品等。
13.货币资金:指存在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如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在途资金等。
14.应收款项:指债权已形成,应向有关单位、个人收取的款项。如:应收销货款、应向过失人收取的赔偿款等。
15.流动资产合计:指定额流动资产与其他流动资产之和。
16.专项资产:指专用资金占用的实物形态。
17.资金占用合计:指固定资产合计数加上流动资产合计数加上专项资产合计数。
18.资金来源:指各经济组织或机关单位取得资金来源的渠道。如银行借款、国家基金等。
19.固定资金;指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
20.流动资金:指在经济活动中,其占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资金。它的主要特点是流动性。它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货款、企业自有资金、财政有偿拨款结算中形成的资金等。
21.国家流动资金:指国家有偿拨款给企业,供其生产经营长期使用的资金。
22.企业流动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占有与周转使用的自己所有的资金。
23.流动资金借款:指企业借入的流动资金款项。主要包括:定额借款、超定额借款等。
24.应付款项:指债务已经形成,应付给有关单位、个人的款项。如应付货款、应付税金、应付赔偿金等。
25.未交税金:指暂时未上交的税金。
26.预提费用:指预先计入各专案的,但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
27.流动资金合计:指属于流动资金各专案之和。
28.专项资金:指企业具有的特殊来源的专门用途的资金。
29.资金来源合计:指固定资金合计数加上流动资金合计数加上专用资金合计数。
家庭资金平衡表怎样做?
到网上当一个家庭财务管理软体不就行了!

帮我做个资金平衡表:
09年之前的先签订一个转让协议,去税局代开发票,作为固定资产如公司帐,同时挂股东往来
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中的资金平衡表怎样填写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区域性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区域性更新的大修理作为日常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装置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物件和范围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现象为统计物件,包括建设准备、装置安装、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国家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
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国有单位其他投资、城镇集体经济单位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零星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编者注:在统计工作中,统计范围往往与统计报表范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仅仅是收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一部分,为了取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在现有的统计方法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来共同完成。)
按照北京市统计局规定的方法制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执行四种定期报表制度:
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月报
2、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月报
3、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月报
4、农户投资情况季报
资金平衡表负责类年未余额怎么计算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合计
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净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