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简而言之,陶渊明想表达的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快乐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澄澈滤净后的新生活描绘,是他辞官归隐后,躬耕田亩的真实写照。他看重衣食以及经营衣食的劳作,不肯像一般隐者作社会的消耗者,他说过:「衣食终须纪,力耕不吾欺」,于是扛起锄头,决心做庐山脚下赤贫的农民。
「归园田居」第一首,畅述他重返自然的欢欣,失而复得的真情,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从今后要紧紧抱着「邱山」,不再让自己迷失在「尘网」中。的确,违背本性是一件痛苦的事,天宽任鸟飞,渊深快鱼游,总有一个舒坦自在的世界时时在呼唤着「不如归去」,可是一旦误入尘网又岂能轻易抽身呢?时代越繁荣进步,尘网织得越密,越难脱离。至此,总算能解陶渊明何以徘徊在出仕及退隐间而不能决定的苦楚。亲情、荣耀、学问,都一一成了五花大绑,绑住最清灵的真心。苦,莫甚于此了。
每个人都该有他性情相得的世界,不幸流落外界,总因不适应而显得笨拙、苦恼。陶渊明在彭泽归去后,欢欣地接纳自然,归向田园,那榆柳交应、鸡鸣狗吠的乡间,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生活才是他要的世界,他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四)这种既得归宿的幸福,真叫人羡慕!
归园田居第二首,写他弃绝世俗后,乐享田园的平静。「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乡曲间,多的是纯朴善良的人物,单纯无杂的情怀,这种新生活平淡中有味,简朴中意长。人也只有到此地步,才能真正享受清静。人情的频频交往,固然可以热闹生活,却必须付出自由,付出时间,所以清静是寂寞换来的。一个文人没有可以切磋的友伴,没有可以交相问难的同好,是孤寂的。归隐后生活的贫困,耕作的劳累,没有知音可以倾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坚持是无人能解的寂寞,但也只能说给自己听听罢了。
几许思想,几许挣扎,陶渊明所追求的只不过是简单的生活,并甘心乐意去过这种生活而已。生活因简单才能得「有余闲」,才能去享受「树木交荫、时鸟变声」的自然美。可叹庸俗中人老是做「人身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事,即便是千古难见的美景,绝世未闻的佳乐在旁,也恐怕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
相关文章
- 陶渊明的诗 日本平安时代公卿:藤原基经的生平事蹟简介
- 陶渊明的诗 詩人柳永簡介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读了白居易这首诗,才明白什么叫“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陶渊明的诗 苏轼诗作曾提“炸牡丹” :明清时炸花片成流行小吃
- 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 愿这样与你分享--诗评:诗歌创作要有故事点亮
- 蜀道难原文 题陶渊明醉石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 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诗,题作所思)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类著名的诗拜托各位了 3Q
- 李贺的诗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翻译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