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鸣官网 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匪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深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7、下列直接描写龙呜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