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事件 p2p行业在中国最早是在哪个城市开始的?
p2p行业在中国最早是在哪个城市开始的?
p2p行业在中国最早是在哪个城市开始的?
P2P行业最早应该是从上海开始的,第一家P2P平台应该是拍拍贷,现在发展的也还不错。
接下来讲讲P2P平台和旁氏骗局之间的关系:
第一点:先说个概念,旁氏的本质是借新还旧,需要资金池式的操作模式,进来的资金、出去的资金都要走平台内部。但是监管有条款,P2P平台不得设资金池,以目前的情况看,正规P2P平台在这一点做的都不错。
第二点,利率的问题。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5.35%,此贷款利率下至银行网点最高可上浮至6-7%左右,如果再将杂七杂八的各项手续费摊进去,实际贷款利率则基本维持在8%-10%左右,但此类情况只可套用于能在银行借款成功的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想要在银行获得贷款是非常困难的,一些中小企业业主、个体户,只能采用向银行抵押房产和交付保证金来申请承兑汇票的方式贴现融资,实际融资成本超过13%。更有一些需要资金周转的个人只需少量短需借款,无法接受银行繁琐的手续审核,在寻找民间小额借贷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面对高达20%以上的借款率。(数据可能有误)实际上,12%-18%的借款利率在借贷市场上总的来说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平摊到每月的借贷成本也可以接受。但是,我国法律对于民间借贷有具体的条款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动辄20%以上年化的平台不要碰。
第三,平台跑路的问题。平台跑路的前提是他们能拿到投资人的钱,找有正规资金托管的P2P平台能大大降低被平台坑钱的概率。风投背景、国资背景的平台也不至于做出拿钱跑路的事来,P2P行业的前景良好,他们又抢先占了一大块市场,这时候拿钱跑路,目光格局也太小了。
第四,平台倒闭。再强大的风控也无法做到零坏账,如果坏账全面爆发,平台又承诺对坏账兜底,肯定玩完没什么好说的。商业银行都能破产,P2P平台做砸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一句话,P2P是天然高风险投资,拿闲钱玩一玩没什么,全部资金投进入不够还要借钱投,这种心态本身不适合任何理财产品。我个人的建议是,小平台不要碰,高年化平台不要碰,资金托管是必须的(尽管一些跑路平台也有托管,但这确实能大大提高诈骗成本,很多诈骗平台负责人还是不愿意做的)除此之外,风投背景、国资背景、银行托管等附加条件可以提升我对平台的好感度。甄选平台这一步需要你自己去做,盲从他人的建议不是投P2P应有的态度,深入了解一下P2P的知识再决定投不投、怎么投,这点非常重要。
对于P2P理财的旁氏骗局质疑其实一直存在,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确实存在这样的劣质平台,日渐升温的跑路和平台提现困难就是鲜明的证据。但如果投资人认真回顾P2P发展的历程及总结那些跑路或者提现困难的平台,就会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跑路或提现困难平台普遍都收益畸高,通常高于18%;
(二)存在明显的拆标行为,或者大量虚假标的;
(三)平台管理团队缺乏金融从业背景,或者自身关联企业较多
(四)缺乏投资机构支持
(五)主要业务均为大标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投资人实际损失本金实际不超过2%,当然目前庞大的待收额确实有许多隐雷产生的可能,但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仍是前景光明的。至于互联网金融,P2P为何可以提供如此高的收益其实主要有几个因素。
(一)P2P没有资金池,资金直接对接到项目,提高了资金的效率;
(二)P2P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小微企业通常利润率更高,比较典型的如一个烤红薯的可能收益率会超过500%,因此可以支付更高的融资成本;
(三)小微借款的绝对利息并不多,虽然利息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借款额度较小,实际需要支付的绝对利息并不高。
这个事情当然可以按:“有些是,有些不是。”来回复。但对于当下的P2P理财来说,恐怕得用:“大多数都是,少部分不是。”来描述了。其实很多P2P理财的骗局不算是庞氏骗局,很多人不是付不起利息了才跑路而是一开始就想着圈一批钱来就跑路的,这是诈骗。如果圈了钱起来还干了些投资的事,也给了投资人承诺收益,如果盘子转不下去了,应该是非法集资。典型的庞氏骗局是搞个投资基金,不断忽悠新的投资人投资,用新投资人的资金来给所有投资者还本付息,如果没有新的投资或新的投资不足以支付利息,骗局就破裂了。
圣诞节在中国最早是哪一年开始的?
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战乱中诞生的《天风》杂志,1945年2月创办于成都,主办机构是基督教联合出版社。1948年1月1日以后,改用「天风社」的名义出版。 1949年以后成为中国基督教会的机关刊物,它的命运与中国的时代变化紧密相连。因而可以有效地观察分析一批中国激进基督徒的政治主张与立场,进而探讨时代变革中基督教与政治、基督徒与社会的关联与互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主教徒解放初约有270多万人,到2006年约有500万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约有70多万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过1600万人。
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因为你不知道历史上在中国信奉基督教的人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圣诞节,也许很早也许很晚.
我知道你是在想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过圣诞节,所以想问圣诞节在中国最早是哪一年开始有人过的.
我只能说这没有史料来考察,这能根据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来猜测.
我觉得最好的答案是改革开放后的现在,中国许多地方开始流行过圣诞节.
融资易:P2P最早是出现在哪个国家?
P2P的是起源于英国,后来发展到美国,最后引入到中国。
海报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哪个城市
海报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上海。旧时,海报是用于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帖。上海的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而把从事职业性戏剧的表演称为“下海”。作为剧目演出信息的具有宣传性的招徕顾客性的张贴物,也许是因为这个,人们便把它叫做“海报”。
(一)广告宣传性
海报希望社会各界的参与,它是广告的一种。有的海报加以美术的设计,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活动。海报可以在媒体上刊登、播放,但大部分是张贴于人们易于见到的地方。其广告性色彩极其浓厚。
(二)商业性
海报是为某项活动作的前期广告和宣传,其目的是让人们参与其中,演出类海报占海报中的 大部分,而演出类广告又往往着眼于商业性目的。当然,学术报告类的海报一般是不具有商业性的。
中国最早的佛寺在哪个城市?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
中国最早P2P技术的影视播放软件是哪个?
皮皮播放器是由中国最早推出的一款基于 P2P 技术的影视播 放软件
信用卡最早是在中国那个城市实行
中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城市是珠海,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
中国最早的双跨拢桥在哪个城市?
在天津。
在津汉高速公路跨津山铁路立交桥两端,两座T形钢构桥梁成功跨越津山铁路和津汉快速路,实现国内首座双跨同步转体桥的“完美转身”。
在中国IT行业哪个城市最缺人?
CHINA BEIJING 北京今年是奥运年 各个企业争相争夺之地! IT这个广阔的市场当然也少不了的了~

中国最早的桥是哪座桥?在哪个城市?
中国最早的桥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渭水浮桥。相传周文王为了娶亲,把数十艘船并排梆在一起,在船上铺上木头,并用绳索固定靠近两岸的船,造成一座让迎娶对伍通过浮桥,即渭水浮桥。 现存最古老的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