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磁山文化时间 磁山文化的简介

火烧 2022-08-13 14:46:09 1049
磁山文化的简介 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磁山发现而命名。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

磁山文化的简介  

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

因首先在河北武安磁山发现而命名。

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等地。

1973年发掘。

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

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

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山文化时间 磁山文化的简介

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

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至1978年底,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

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

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3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